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芥蓝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韦正乙 1 ; 蔡勤安 1 ; 林春晶 1 ; 邢少辰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芥蓝;组织培养;再生;植物激素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09 年 0 卷 S1 期

页码: 156-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花芥蓝的子叶、子叶柄和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在不同的BAP和NAA浓度的组合诱导下,获得再生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激素浓度下,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的再生率最一致,其最适BAP和NAA浓度分别为3.0mg/L和1.0mg/L;较低浓度的BAP和NAA有利于子叶再生,其最适BAP和NAA浓度分别为2.0mg/L和1.0mg/L;子叶柄只有在较高的BAP和NAA浓度下才能再生,但再生率依然很低。

  • 相关文献

[1]利用水稻幼穗建立适合叶绿体转化的高频再生体系. 王云鹏,韦正乙,张玉英,邢少辰,马景勇. 2014

[2]番茄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玉英,韦正乙,王云鹏,林春晶,邢少辰. 2014

[3]激素、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扦插效果研究. 于洪柱,徐安凯,任伟,栾博宇,金春花,王志锋. 2013

[4]马铃薯地方主栽品种"春薯4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李传龙,李楠,朱旭,郝东云,贺红霞. 2021

[5]植物激素、维生素引发老化玉米种子的研究. 李洋,李春雷,路明,杨伟光,刘文国. 2015

[6]水分胁迫程度对不同耐旱型玉米品种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影响. 徐晨,任景全,张丽华,张宇航,李前,朱末,齐泽鑫,王洪君,张治安,赵洪祥,边少锋. 2024

[7]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获得和再生恢复培养条件的研究. 徐文静,马德良,李启云,刘娜,谭云峰,董英山. 2006

[8]大豆子叶节组织培养再生研究. 刘莉,赵桂兰. 1999

[9]草莓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张学明,姚环宇,刘海楠,邵静,齐晓光,陈玉波. 2023

[10]紫花苜蓿子叶的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徐博,任伟,王英哲,孙启忠,郭玮,娄玉洁. 2015

[11]山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郑亚杰,姚寰宇,侯佳贤. 2006

[12]马铃薯“春薯4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研究. 李楠,朱旭,李传龙,韩忠才,张胜利,贺红霞. 2020

[13]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初步评价. 刘艳芝,夏彤,王玉民,邢少辰,王中伟,谭化,董英山. 2007

[14]‘霍巴'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裴轶琨,李晓玲,李克秀,李毅丹. 2011

[15]鸭跖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时圣凤,王永志,李启云,王金刚. 2012

[16]白三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齐广勋,王金刚,杨向东,郭东全,薛健,张原宇,李启云,董英山. 2011

[17]冷地型草坪草组织培养现状及评述. 高明,杨长海,谭旭华,田子玉,刘艳芝. 2005

[18]白三叶高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齐广勋,杨向东,隋丽,张正坤,郭东全,钱雪燕,邢国杰,杨静,董英山,王金刚,李启云. 2011

[19]蔷薇科果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吴静妍,葛新新,李海英,窦树军. 2020

[20]五味子种子萌发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张华,李姝睿,龙丽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