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流域杂交晚粳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勤 1 ; 曹黎明 1 ; 徐峰 2 ; 顾永平 3 ; 倪林娟 1 ; 程灿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上海市崇明县良种繁育推广中心

关键词: 杂交晚粳;恢复系;杂种优势;适应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138-14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回顾了长江流域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历史,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重点介绍了长江流域广泛应用的R161、申恢1号、申恢254的选育与利用过程。

  • 相关文献

[1]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2]应用花药培养培育粳稻恢复系. 王五一,章振华,曹华兴. 1992

[3]上海市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装备介绍. 张兆辉. 2015

[4]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的选育与利用. 张安宁,李明寿,王飞名,刘国兰,余新桥. 2013

[5]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49号的选育. 刘国兰,潘忠权,王加红,罗星星,刘毅,罗利军,余新桥. 2021

[6]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7]甘蓝型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的选育.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

[8]甘蓝型(Brassica napus L.)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核杂3号的选育. 周熙荣,李树林,周志疆,庄静,顾龙弟. 2003

[9]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庄静. 2000

[10]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7号的选育与利用. 余新桥,刘国兰,张安宁,潘忠权,罗星星,张分云,罗利军. 2021

[11]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HF06”的选育. 蒋美艳,孙超才,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周熙荣. 2013

[12]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种核杂7号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李树林,赛晓峰,胡官保,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6

[13]杂交粳稻新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罗忠永. 2019

[14]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袁勤,全立勇,吴惠民,倪林娟,吴月兰. 1997

[15]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橙黄花纯合两型系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9

[16]优质强优势晚粳恢复系申繁24的创制与利用. 程灿,储黄伟,周继华,牛付安,高卫兵,罗忠永,曹黎明,袁勤. 2019

[17]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多点试验中的应用. 张安宁,毕俊国,王飞名,赵洪阳,余新桥,刘国兰. 2019

[18]上海崇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较研究. 孙小淋,周燕,盛海安,李林茹,周文宗,姚春霞. 2018

[19]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丰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钱小芳. 2006

[20]上海崇明水稻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孙小淋,李亚辉,周燕,盛海安,姚春霞,周文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