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TaHsfA1亚家族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耐热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然 1 ; 孟祥照 1 ; 苑赛男 1 ; 李国良 1 ; 杨阳 1 ; 段硕楠 1 ; 张华宁 1 ; 郭秀林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A1 (TaHsfA1);生物学特性;亚细胞定位;耐热性功能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 Hsf)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在热胁迫和多种其他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沧6005'中同源克隆获得3个同源基因TaHsfA1-1 (GenBank No. MW756130)、TaHsfA1-2 (GenBank No. MW756131)和TaHsfA1-3(GenBank No. MW756132),cDNA长度分别是1 590、1 566和1 569 bp。3个蛋白质序列都含有典型的DNA结合结构域(DNA binding domain, DBD)、相同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RRKP/KKRR和转录激活结构域序列(aromaromatic, large hydrophobic and acidic amino residues, AHA)DSFWEQFLCA。TaHsfA1-1、TaHsfA1-2和TaHsfA1-3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AetHsfA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高达96%。通过染色体定位分析确定TaHsfA1-1、TaHsfA1-2和TaHsfA1-3分别定位于染色体4A、5B和5D上。通过瞬时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表皮细胞并观察发现,正常条件下TaHsfA1蛋白质都定位于细胞核。qPCR分析显示,3个基因的表达均被37℃热胁迫(heat stress, HS)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上调,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处理明显下调其表达,TaHsfA1-3同时被H_2O_2上调。通过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H109中鉴定发现TaHsfA1-1、TaHsfA1-2和TaHsfA1-3均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依据3个基因对热胁迫响应程度,选取TaHsfA1-1遗传转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并观察表型发现,TaHsfA1-1能够提高热胁迫下拟南芥幼苗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不同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与其表型及存活率相一致,正常及热激后均引起相关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该研究表明小麦HsfA1亚族基因具有耐热性调控功能,为进一步探究小麦Hsf家族基因特性及耐热性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12的特性及耐热性调控功能. 苑赛男,胡栋,刘畅,彭义峰,张华宁,张玉杰,张园园,于学超,李国良,郭秀林. 2020

[2]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f生物学特性及耐热性调控作用. 张园园,赵慧,张玉杰,段硕楠,李国良,郭秀林. 2019

[3]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B2d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刘子会,段硕楠,张园园,李国良,郭秀林. 2018

[4]蓝、紫粒小麦遗传资源的染色体组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孟雅宁,兰素缺,张业伦,刘玉平. 2011

[5]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e特性及耐热性功能初探. 张玉杰,张园园,张华宁,秦宁,李国良,郭秀林. 2018

[6]玉米ZmHsf04基因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张华宁,段硕楠,郭秀林,李国良. 2017

[7]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25的克隆、特性与耐热性功能分析. 赵立娜,段硕楠,张华宁,郭秀林,李国良. 2017

[8]葡萄F-box基因VvF-box5的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 于兰芳,周硕,张双喜,纪玉洁,刘永伟. 2018

[9]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e特性及耐热性功能初探. 张玉杰,张园园,张华宁,秦宁,李国良,郭秀林. 2018

[10]陆地棉低温响应基因GhJAZ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蔡肖,甄军波,江振兴,刘琳琳,刘迪,张建宏,田海燕,张香云,迟吉娜. 2018

[11]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李海山. 2013

[12]玉米叶斑病菌麦根腐平脐蠕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郭宁,胡清玉,刘粤阳,石洁,张海剑,刘树森. 2019

[13]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孙华,李坡,郭宁,石洁,张家齐,张海剑. 2020

[14]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 李燕利,张晓芳. 2019

[15]河北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孔前前,阮柳,刘东霞,刘振宇,张雨竹,秦丰,袁军海,马占鸿,王海光. 2018

[16]草履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于利国,陈展,魏建国,杨丽丽. 2019

[17]新月弯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 常佳迎,田兰芝,刘树森,石洁,杨文香,郭宁. 2020

[18]白姬菇科杂-号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池惠荣,刘振国,徐晖,安建军. 2008

[19]四株白僵菌的分类鉴定及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宋健,曹伟平,甄伟,陈丹,杜立新. 2012

[20]冀麦42号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王培,温之雨,张艳敏.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