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麻点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凌金锋 1 ; 彭埃天 1 ; 姜子德 2 ; 习平根 2 ; 宋晓兵 1 ; 程保平 1 ; 崔一平 1 ; 陈霞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荔枝麻点病;化学防治;田间防效;农药残留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250-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荔枝麻点病是我国大陆地区荔枝上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为筛选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并评价其农药残留安全性,于2012年-2018年分别在8个不同的果园开展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并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别对果实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250 mg/L、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00~800 mg/L的防效较好且较为稳定,对荔枝麻点病的防效为74.20%~92.52%;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250 mg/L、450 g/L咪鲜胺水乳剂250~450 mg/L、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16.7~325 mg/L和62%多·锰锌可湿性粉剂885.7~1 240 mg/L的防效次之,但不同年份不同果园间防效波动较大,防效介于65.81%~92.62%之间;在挂果期田间施药3~4次后,荔枝果实中各药剂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2016);此6种药剂推荐用于荔枝麻点病的田间防治。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烟区主要虫害化学防治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蒲小明,陈永明,沈会芳,张景欣,邱妙文,孙大元,罗振亚,林壁润. 2016

[2]荔枝果实麻点病与几种易混淆症状的识别、成因及防治措施. 凌金锋,彭埃天,姜子德,习平根,宋晓兵,程保平,崔一平,黄峰,陈霞. 2022

[3]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 周小武,齐国君. 2019

[4]荔枝蝽发生期预测与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董易之,全林发,李文景,姚琼,徐淑,陈炳旭. 2022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 潘贞德,戴晓曦,夏敬源,虞皓. 2006

[6]咯菌腈羧酸衍生物内吸传导性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测定. 吴瀚翔,陈志彬,肖春霞,赖多,姚光凯,徐汉虹. 2021

[7]6种农药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测定. 杨莹莹,赖晓依,赖多,匡石滋,邵雪花,刘秀. 2017

[8]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差异性. 项丹丹,杨晓芳,易干军,陶海青,初元琦,李春雨. 2022

[9]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赵紫华,蔡晓明,崔丽,张浩男,肖海军,李振宇,张礼生,曾娟. 2017

[10]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蒲小明,沈会芳,陈永明,张景欣,邱妙文,孙大元,张雷斌,林壁润. 2016

[11]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陈炳旭,陆恒,董易之,王安勇,郑锦荣. 2009

[12]高效氯氟·噻虫嗪等6种药剂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 宋晓兵,彭埃天,陈霞,程保平,周娟,凌金锋. 2015

[13]美国红火蚁防治饵剂的研制应用与启示. 刘杰,吕利华,冯夏,陈焕瑜,周小毛,张德雍,黄华,何余容. 2006

[14]化学药物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调查. 龙镜池. 2013

[15]一季中晚稻稻曲病化学防治研究. 刘怀珍,李康活,黄庆,陆秀明,张彬,李惠芬,邹积祥,周少川. 2014

[16]6种杀虫剂对广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应用评价. 罗振亚,林少源,全林发,池艳艳,陈炳旭,徐淑. 2022

[17]吡唑醚菌酯对两种优稀水果病原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宋晓兵,黄峰,罗小玲,林培华,彭埃天,凌金锋,崔一平. 2022

[18]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防控技术研究. 刘伟明,黄立飞,何贤彪,刘也楠. 2017

[19]氟虫腈防治红火蚁对绿地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刘杰,齐国君,吕利华,何余容. 2015

[20]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赵紫华,蔡晓明,崔丽,张浩男,肖海军,李振宇,张礼生,曾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