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际协作材料在寒地稻区的引进和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丛万彪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关键词: 国际协作;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东亚粳稻遗传评价;引进;寒地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7 年 05 期

页码: 15-17+30

摘要: 黑龙江省农科院从2000年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和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的协作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承担了3个不同类型的6个INGER试验圃和1个GUVA试验圃的研究工作,引进并鉴定评价了包括当地对照品种在内的730份参试材料,获得了一批适合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等优异种质材料。这些协作必将为提高寒地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改良、提高抗稻瘟病性、提高抗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丛万彪. 2007

[2]不同温度对寒地粳稻萌发的影响. 谭贺,曾宪楠,赵洪亮,张佳华,许显滨. 2013

[3]稻田养鱼对寒地农田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 高鸿生. 1999

[4]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李兰芬,李绥艳. 1997

[5]农作物应用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效益显著. 李泽宇. 2005

[6]海南大棚黄秋葵引种比较. 樊超,董德建,唐立郦,刘琳帅,马启慧. 2017

[7]国外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引进与筛选鉴定. 王立春,盛万民,李凤云,牛志敏,田国奎,李庆全,王洪兴. 2008

[8]不同山黧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李佶恺,尚晨,张海玲,陈晶,刘慧莹,韩微波,张强,康昕彤,王建丽. 2014

[9]国外亚麻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路颖. 2009

[10]俄罗斯和乌克兰饲用高粱的引进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利用. 杨帆,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睿. 2012

[11]黑龙江省2008-2016年度美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进及试验. 范丽娟. 2017

[12]黑龙江省2010-2015年度美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种试验. 范丽娟. 2017

[13]安格斯牛的引进、研究利用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赵晓川,刘利,卜也,王金柱,孟详人,许珊珊,孙芳. 2022

[14]INGER在黑龙江省稻区的引进和利用. 辛爱华,丛万彪,宋成艳,王桂玲,吴粉淑. 2006

[15]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的引进和利用. 徐文霞. 1999

[16]寒地井水种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 付久才. 2009

[17]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18]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19]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矫江,霍立君,姜孝义,那永光. 2008

[20]寒地稻区外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王桂玲,宋成艳,周雪松,刘乃生,陆文静,李科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