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得孝 1 ; 员海燕 1 ; 武玉华 2 ; 周联东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育种教研组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倒伏;遗传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4 年 13 卷 02 期

页码: 4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按Griffing设计2对10个抗倒特性不同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研究9个与倒伏有关的茎秆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抗倒性可用3个主成分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利用第一主成分进行选择可改良茎秆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但应考虑第三主成分的负效应;株高等可用第二主成分加以选择;利用这3个指标进行选择可能对增加茎粗效果不明显。遗传分析指出,株高和茎秆横折强度的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茎粗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气生根数和茎秆穿刺强度的两种基因效应的作用相当,且非加性效应略高。利用不同自交系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对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评价。

  • 相关文献

[1]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进度及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2010

[2]灌溉条件下覆膜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抗倒性状的影响. 蔡永强,牛新胜,焦小强,程亮,刘全清,申建波,张宏彦. 2014

[3]倒伏玉米灌浆进度和病虫危害的比较分析. 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盖淑巧. 2010

[4]麦棉套作模式下差量播种对小麦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王国平,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 2017

[5]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6]茎尖转化法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特性分析. 董福双,刘永伟,吕孟雨,周硕,杨帆. 2018

[7]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张朝红,杨凤秋,陈东玫,赵同生,赵国栋,李扬,赵永波. 2018

[8]2个杏新品系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武晓红,景晨娟,陈雪峰,赵习平,季文章,李立颖,袁立勇,王端. 2020

[9]蓝粒小麦籽粒色素遗传研究. 兰素缺,李杏普,刘玉平. 2008

[10]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遗传发育特点及应用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侯升林,程汝宏,王新玉,赵秀萍. 2006

[11]陆地棉色素腺体基因的表达. 邓德旺,曲健木. 1991

[12]绿豆白粉病的遗传(英文). 田静,乔尼特. 2000

[13]小麦Rht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兰素缺,李杏普. 2008

[14]棉花种间杂交渐渗系抗黄萎病性状遗传分析. 郭宝生,刘存敬,刘素恩,郭娴,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张香云. 2008

[15]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赵和. 2004

[16]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分析. 尹庆珍,张立永,王国华,尹伟平,郄丽娟,赵付江. 2016

[17]A20水稻三柱头性状表达和遗传初步研究. 施爱农,章琦,张启星,王永新,王万章. 1992

[18]棉花抗除草剂2,4-D品系抗性遗传分析. 郭宝生,刘素恩,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耿军义,张香云,王凯辉. 2010

[19]藜麦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方向. 魏志敏,吕玮,赵宇,崔纪菡,王京新,赵文庆,裴美燕,刘建军,李顺国. 2024

[20]伴生小麦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