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伟 1 ; 谢甫绨 2 ; 郭泰 1 ; 王志新 1 ; 李灿东 1 ; 张振宇 1 ; 张茂明 1 ; 刘忠堂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栽培密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率;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255-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耐密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垦丰16和合丰25为试材,研究了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冠层上部叶柄长度显著低于普通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从第9节开始叶柄长度短于合丰25;叶形指数高于普通品种,尤其是高密度条件下从第12节位开始垦丰16的叶形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合丰25,有利于通风透光。耐密植品种垦丰16的叶色值高于普通品种,随着密度增加叶色值峰值出现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密植条件下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更强。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下降速度慢,当密度为30.0万株·hm2时垦丰16与合丰25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P=0.033 3,P=0.023 5),密度为37.5万株·hm2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1 8,P=0.004 7);随着密度增加,耐密品种垦丰16产量逐渐增加,不耐密品种合丰25产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两个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 9)。3种种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耐密大豆品种垦丰16冠层结构更有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通风透光,密植条件下后期持绿性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受密度影响小,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 相关文献

[1]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2]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徐督,任海祥,宁海龙. 2013

[3]不同施肥和栽培密度对双高大豆品种牡丰7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玉莲,杨克军,任海祥,童淑媛,宗春美. 2011

[4]多小叶源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宗春美,岳岩磊,邵广忠,童淑媛,徐显利,杜震宇,任海祥. 2010

[5]不同时期高氮施肥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牟保民,刘雅,郑殿峰,冯乃杰,项洪涛,靳丹,王诗雅,刘美玲. 2021

[6]播期对我国北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米刚,项鹏,杨树. 2024

[7]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8]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密度探讨. 王翠玲. 2014

[9]密度对矮秆早熟高粱新品种‘吉杂141’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陈冰嬬,姜成,郑海燕,李增杰,李志民. 2016

[10]肥密互作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陈琦. 2018

[11]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聂守军. 2007

[12]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适宜密度与施氮量研究. 聂守军. 2007

[13]栽培密度对籽用南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徐丽珍,赵茜. 2012

[14]叶龄诊断法和常规施肥方法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分析. 刘晴,何云霞. 2015

[15]栽培密度对吉杂141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6]密度对矮秆早熟新品种‘吉杂141’高粱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晓慧. 2016

[17]适宜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绥粳18产量的影响.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 2015

[18]不同环境下栽培密度对向日葵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张慧,厉宝仙,李婧,王文军,田燕,孟思洁,陈珊宇,阮关海. 2022

[19]灌溉方式对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盖志佳,杜佳兴,付久才,张敬涛,赵宏亮,马瑞,蔡丽君,刘伟,刘婧琦,黄成亮,冯延江,宋秋来,杜晓东,郭震华. 2019

[20]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