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白田田 1 ; 裴新涌 2 ; 关小康 1 ; 杨明达 1 ; 张鹏钰 1 ; 王静丽 1 ; 王和洲 3 ; 王同朝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秸秆覆盖;滴灌;土壤含水量;灌浆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171-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设计了秸秆处理(覆盖T、不覆盖T0)与土壤相对含水量(40%(W1)、50%(W2)、60%(W3)、70%(W4)4个水平)两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Richards方程拟合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决定系数在0.977 5~0.999 6,达到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间的交互作用对除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V)外其他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具有最长的灌浆持续期T(51.91 d),最长的灌浆中期持续期T_2(15.230 d)和灌浆后期持续期T_3(26.556 d),最大的灌浆中期灌浆速率R_2(0.897 mg/d)和灌浆后期灌浆速率R_3(1.365 mg/d)。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量的二次曲线关系表明,在耗水量240~270 mm可达到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双高的效果。本试验中以秸秆覆盖与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9.02 kg/(mm·hm~2)),较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0%(TW4)提高了5.30%;产量为7 097.7 kg/hm~2,与TW4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水氮限量供给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磷钾积累动态. 臧贺藏,张英华,张兴娟,曹莲,王志敏. 2016

[2]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3]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4]旱作烤烟膜秸组合覆盖对土壤性质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邱岭军,张翔,毛家伟,李亮,李琦,司贤宗,索炎炎,程培军,孔德辉. 2021

[5]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6]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7

[7]低温对不同土壤湿度下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 任德超,李国强,倪永静,刘红杰,陈丹丹,胡新. 2016

[8]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9]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张丽霞,尹钧,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21

[10]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磷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11]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12]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13]播期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郭春强,罗鹏,曹燕燕,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5

[14]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其在不同器官分配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15]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16]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17]控释尿素在冬小麦上的一次性施肥节肥增效研究. 杨焕焕,孙克刚,张琨,和爱玲,杜君. 2017

[18]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19]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杨攀,吴长城,车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2018

[20]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嫚,周苏玫,杨习文,周燕,杨蕊,张珂珂,贺德先,尹钧.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