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干旱胁迫下白三叶器官生理特性变化及其SOD在抗旱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特武 1 ; 鲍健寅 1 ; 何光明 1 ; 吴新江 1 ; 冯蕊华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干旱胁迫,器官,伤害,SOD,白三叶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

ISSN: 1000-6311

年卷期: 1997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干旱胁迫处理下通过对白三叶植株叶、茎、根等器官及其生长部位的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研究表明,白三叶新生叶具有比功能叶较高的耐旱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茎尖在强度干旱胁迫下具有比茎成熟部位较低的质膜受伤程度和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两者的变化均与其体内SOD活性存在对应关系;根成熟部位和根尖在干旱胁迫下维持较低的受害程度,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根成熟部位受伤提高的幅度高于根尖,但根尖部位的SOD在干旱胁迫下失去诱导合成的作用,根成熟部位则表现为明显的诱导合成的趋势。干旱胁迫下白三叶各器官中SOD活性为根>茎>叶,表现为一种植株水平的抗旱调节机制;植株各器官中以叶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功能叶是感受干旱胁迫的初始敏感部位,可作为植株感受干旱胁迫的监测部位。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