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肥定深施用装置排肥口位置与施肥深度关系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祝清震 1 ; 武广伟 2 ; 安晓飞 2 ; 陈立平 2 ; 孟志军 2 ; 赵春江 3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机械化;肥料;模型;基肥施用;定深施肥;数学建模;旋耕理论;精准农业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8 年 13 期

页码: 8-1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基肥施用过程中化肥无序投送造成的过量施用、利用率低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冬小麦旋耕施肥作业的农艺特点,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旋耕覆土的基肥定深条施投送方法。通过对旋耕刀、后抛土块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基肥定深施用装置排肥口位置与施肥深度关系模型,搭建了旋耕施肥试验平台,设计了2组递进试验,应用该平台对建立的排肥口位置与施肥深度关系模型进行大田试验验证,在旋耕机构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建立的关系模型对排肥管的安装位置进行依次调整,试验设置80、100、120、140和160 mm共计5种肥料目标投送深度,然后对5种肥料目标投送深度下的肥料实际位置深度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的实际位置深度均值与对应目标投送深度的偏差最大值为9 mm,偏移率最大值为8.75%,肥料的实际投送位置深度和目标投送深度基本吻合。该研究可以为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基肥的精准定深实施及其相关联合机具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小麦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结构设计与优化. 祝清震,武广伟,陈立平,赵春江,孟志军,史江涛. 2019

[2]基于优化矩不变特征的鲜切菜在线分级技术. 张水发,王开义,王书锋,刘忠强,毛璐. 2011

[3]果树农药残留消解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王增磊,宋健,赵俊芳,翟长远. 2023

[4]微弱信号检测的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张石锐,郑文刚,黄丹枫,赵春江. 2009

[5]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6]基于脉宽调制大田喷洒喷雾量控制系统的开发. 毛宝林,王秀,张文爱. 2009

[7]组件式GIS作物产量数据处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蔡伟伟,王秀,刘贺平. 2005

[8]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冬小麦倒伏面积信息提取. 董锦绘,杨小冬,高林,王宝山,王磊. 2016

[9]基于GML的精准农业数据交换模型. 郜允兵,陈天恩,姚红,陈敬周. 2009

[10]基于近地光谱探测技术的冬小麦变量施肥. 杨玮,王秀,马伟,李民赞. 2007

[11]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春江,薛绪掌,王秀,陈立平,潘瑜春,孟志军. 2003

[12]基于多年产量数据的精准农业管理分区提取与尺度效应评价. 李翔,潘瑜春,赵春江,王纪华,鲍艳松,王锦地. 2005

[13]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 李瑾,冯献,郭美荣. 2015

[14]太赫兹技术用于精准农业污染检测探索研究(英文). 李斌,陈立平. 2016

[15]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潘瑜春,赵春江. 2003

[16]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孟志军,王秀,赵春江,薛绪掌. 2005

[17]一种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控制与动态路由算法. 赵春江,吴华瑞,朱丽. 2011

[18]决策树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史众,陈立平,陈天恩. 2011

[19]土壤参数的光谱实时分析. 谢伯承,薛绪掌,王纪华,王国栋. 2005

[20]土壤精准管理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侯顺艳,王秀,薛绪掌,屈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