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庄义庆 1 ; 乔广行 2 ; 王源超 2 ; 何东兵 2 ; 郑小波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蕉斑镰刀菌;水花生;生物防治;产孢条件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08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8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液体摇瓶及固体浅盘产孢试验,比较了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同时以绿豆汤和廉价固体基质(麦麸与米糠)分别作为液体和固体发酵基质,确定了发酵所需的参数。结果表明,绿豆汤培养基液体摇瓶产孢条件为28℃、初始pH8.0、初始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每mL母液1×106个孢子)、培养5d时,产孢量最大;固体浅盘产孢条件为28℃、初始pH8.0、初始接种量质量体积比为50∶1(g·mL-1)(每mL母液1×106个孢子)、麦麸与米糠的质量比为5.41∶1、基质含水量在63%~65%、培养9d时,产孢量达最大值。
- 相关文献
[1]不同接种条件下蕉斑镰刀菌对水花生致病效果的研究. 庄义庆,陈宏州,何东兵,王源超. 2008
[2]环境因子对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庄义庆,何东兵,张正光,郑小波,王源超. 2010
[3]蕉斑镰刀菌32-6菌株侵染空心莲子草的组织病理观察. 庄义庆,王源超,潘以楼,杨敬辉,郑小波. 2009
[4]一种便捷高产的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产生方法. 许亚池,王述彬,刁卫平,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戈伟,刘娜. 2015
[5]水花生的危害及治理. 王一专,吴竞仑. 2005
[6]氟草净的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初报. 吴建荣,蒋玲秀,于永忠. 1995
[7]不同除草剂对水花生根茎再生的控制效果. 张红艳,王可,吴田乡,王红春,陶园. 2022
[8]水花生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及抑藻效果的实验研究. 刘海琴,高运强,宋伟,韩士群,黄建萍. 2008
[9]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刘荆,朱若是,贺云龙,王一线,郑武良. 1988
[10]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11]构建生防菌B-916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陈志谊,陈中义. 2003
[12]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朱成刚,肖婷. 2012
[13]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英文).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肖婷,姚克兵,庄义庆. 2013
[14]有机水稻—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戴忠良,秦文斌,肖燕. 2009
[15]表达Harpin蛋白的芽孢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其生防效果. 乔俊卿,伍辉军,霍蓉,Rainer Borriss,高学文. 2013
[16]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应用. 管章玲,辛海峰,李建宏,马鸿翔,张旭. 2012
[17]释放花绒寄甲对柳树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罗桂杰,刘旭,金倩. 2016
[18]一株拮抗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草莓采后病害的生防效果(英文). 靳莎莎,庞水秀,赵利娜,张红印,张晓云,束兆林. 2013
[19]类芽孢杆菌TX-4菌株对根结线虫的生防活性. 杨敬辉,陈宏州,朱桂梅,吴琴燕,潘以楼. 2010
[20]苏云金杆菌防治蛴螬试验示范. 刘荆,朱若是.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苏省域草莓灰霉病菌种群多药剂抗性检测
作者:肖婷;钱荣明;张富荣;周斌;吴惠秋;季森;宋俊贤;庄义庆;杨敬辉
关键词:草莓;灰霉病菌;杀菌剂;多药剂抗性;江苏省
-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识别紫斑和霉变大豆的方法
作者:李凯楠;沈广辉;叶文武;郑小波;王源超
关键词:高光谱成像;近红外光谱;大豆紫斑;大豆霉变;种子无损筛查
-
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种群鉴定及抗药性检测
作者:陈宏州;周晨;庄义庆;姚克兵;杨红福;徐超;侯毅平;朱凤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镰孢菌;TEF1-α;系统发育分析;抗药性
-
用HS-SPME/GC-MS法分析3种不同类型山药的香气成分
作者:韩伟;杨晨晔;王宁;汪佳蕾;庄义庆
关键词:山药;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香气成分
-
不同杀菌剂在麦穗中的消解动态及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评估
作者:陈宏州;韩凯;杨红福;吴琴燕;徐超;缪康;姚克兵;庄义庆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杀菌剂;消解动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防治效果
-
UPLC-MS/MS法检测麦穗中氟唑菌酰羟胺的残留和消解动态
作者:吴琴燕;陈宏州;李冬冬;张文文;杨红福;庄义庆
关键词:氟唑菌酰羟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麦穗;消解
-
LC-MS测定不同品种小麦中氨基酸含量及PCA分析
作者:吴琴燕;朱建飞;陈宏州;杨红福;杨敬辉;庄义庆
关键词:小麦;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