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中英 1 ; 黄萌 1 ; 陈培峰 1 ; 谢裕林 1 ; 王建平 1 ; 朱勇良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黑米稻;回交;杂交;不育系;香血粳A;选育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9 年 04 期

页码: 103-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回交、杂交等途径育成了黑米不育系香血粳A等黑色杂交稻,从而改善了黑米稻的有关不良性状。初步研究表明,黑米三系杂交稻株型好,抗性好,产量高。

  • 相关文献

[1]高赖氨酸小麦转基因新品系的获得与选择. 吴宏亚,张伯桥,汪尊杰,马鸿翔,张旭,孙晓波,程顺和. 2013

[2]“小狮头”大白菜细胞核不育系转育初探.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张朝阳. 2011

[3]青花菜新品种瑞青8号的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王建华,张振超,潘跃平. 2013

[4]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甜玉米杂交种. 黄炳生,张志高. 1993

[5]籼型优质不育系镇籼1A的选育.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钱华飞,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6]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洋葱不育系及其杂交应用. 杨海峰,惠林冲,陈微,李威亚,何林玉,郇国磊,王江英,徐卫平,李景芳,缪美华,陈振泰,潘美红. 2019

[7]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 周根友,夏华. 2016

[8]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周根友,夏华. 2017

[9]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的选育.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2015

[10]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何小兰,朱为民. 2002

[1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培育高油酸油菜品种. 占慧,刘淳,李雯,黄正红,王永祥,谢艳平,徐劲松,许本波,龙卫华,张学昆. 2021

[12]陆地棉(G.hirsutum L.)异常棉(G.anomalum Wawr.& Peyr.)种间杂种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钱思颖,黄骏麒,彭跃进,周宝良,应苗成,沈端庄,刘桂玲,胡廷馨,徐英俊,顾立美,倪万潮,陈松. 1992

[13]利用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快速培育高油酸花生品种及其评价. 张照华,王志慧,淮东欣,谭家壮,陈剑洪,晏立英,王晓军,万丽云,陈傲,康彦平,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18

[14]山猪及其杂交黑猪的育肥性能与胴体肉质. 章熙霞,徐小波,袁永刚,方金津,王秀,王鹏,陈哲. 2014

[15]长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种育种研究(一报)——波尔山羊杂交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杂一代生产性能研究. 黄永宏,陈启康,徐根华,杨章平,孙协兴,席玉政,施建国. 2000

[16]新型优质籼稻不育系玉-08A主要特征特性. 虞秋成,黄宝才,张支明,徐国沾,蒋振华. 2004

[17]三系杂交中粳优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8

[18]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19]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20]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