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兼抗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黄瓜育种材料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惠哲 1 ; 李淑菊 1 ; 杨瑞环 1 ; 邓强 1 ; 曹明明 1 ;

作者机构: 1.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黑斑病;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0-12+26

摘要: 为了筛选出兼抗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的黄瓜育种材料,我们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对58份黄瓜材料进行了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通过对该2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棒孢叶斑病高抗材料4份,抗病材料11份;黑斑病高抗材料10份,抗病材料6份。其中兼抗2种病害的材料11份,‘A86-1’、‘G5-4’和‘N103-2’对2种病害均达到高抗级,‘07L35’、‘09L4漆’、‘H31-2选’和‘W43-1-2’对棒孢叶斑病为抗病级,对黑斑病为高抗级,‘G5-2’、‘Q6’、‘XL6-1-2’和‘XL6-3’对2种病害的抗性均为抗病级。获得的抗病资源为黄瓜多抗性育种和骨干亲本自交系的抗性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黄瓜主要种质对棒孢叶斑病抗性鉴定. 高苇,王勇,郝永娟,张春祥,刘春艳. 2014

[2]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Wang Huizhe,王惠哲,Li Shuju,李淑菊,Yang Ruihuan,杨瑞环. 2015

[3]黄瓜棒孢叶斑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体系的优化.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邓强,曹明明. 2020

[4]黄瓜棒孢叶斑病的Dot-ELISA检测技术研究. 高苇,李宝聚,刘春艳,王勇,石延霞. 2013

[5]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4

[6]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7]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邓强,曹明明. 2014

[8]与黄瓜抗黑斑病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及抗病资源筛选.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邓强,曹明明. 2014

[9]抗除草剂转基因黄瓜的获得及T_1植株抗性鉴定. 金红,杜胜利,陈峥,魏爱民. 2003

[10]SCAR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黄瓜种质黑斑病抗性. 孙玉河,魏杰,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1]杨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孝林,边东波,谢文宏,刘宝生,尹鸿刚,李树军,王兆福,张素芬. 2016

[12]松花菜种质资源评价及根肿病、黑斑病兼抗材料筛选. 张小丽,文正华,柴阿丽,刘莉莉,姚星伟,江汉民,牛国保,孙德岭,单晓政. 2020

[13]鲜食葡萄贮运期黑斑病害致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朱志强,集贤,兰青阔,赵新,张小栓,张平. 2020

[14]菜豆抗炭疽病苗期鉴定条件优化及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夏俊峰,刘惠静,岳欣,郎朗. 2013

[15]花椰菜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 2020

[16]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结果的比较分析. 李广胜,孙淑琴,李月娇,杨秀荣. 2022

[17]生物土壤添加剂对黄瓜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郝永娟,霍建飞,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10

[18]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程进行转录组分析. 姚尧,杜胜利,魏爱民,韩毅科,刘楠,陈正武. 2015

[19]生物土壤添加剂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机制初探. 郝永娟,魏军,刘春艳,王勇,王万立. 2007

[20]成熟度和后熟对黄瓜种子发育及果实内发芽的影响. 庞金安,马德华,霍振荣,李淑菊.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