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微藻群落在氮、磷比率与硅酸盐含量的生态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伟峰 1 ; 李卓佳 1 ; 陈素文 1 ; 文国樑 1 ; 曹煜成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蛋白核小球藻;生态位;氮、磷比率;硅盐含量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375-3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在氮、磷比率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啮蚀隐藻=蛋白核小球藻>新月菱形藻,各微藻在N∶P=24时生长最好,但新月菱形藻在高氮、磷比率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对硅酸盐含量的较理想适宜范围除了微绿球藻在28~59μmol·L-1外,各微藻均在28~54μmol·L-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与其他种的生态位重叠却大。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上,蛋白核小球藻分别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有最大的重叠值,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的需求上和对硅酸盐含量耐受上,分别经受着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的剧烈竞争。当养殖水体N∶P值高时,微藻定向培育应当选择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或者蛋白核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当养殖水体N∶P值较低时可引入微绿球藻、啮蚀隐藻。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对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硅酸盐含量为28μmol·L-1或54μmol·L-1均可,但为了其他微藻的共生长,硅酸盐含量应为28μmol·L-1。

  • 相关文献

[1]共培养系统中4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 文国樑,梁伟峰,李卓佳,曹煜成,陈素文. 2009

[2]长江口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徐兆礼,沈新强,马胜伟. 2005

[3]固定化微藻对养殖对虾细菌数量的影响. 王瑞旋,黄翔鹄,陈毕生. 2005

[4]地衣芽孢杆菌与3种微藻生长的相互影响. 李卓佳,王少沛,曹煜成,陈素文,文国樑. 2009

[5]不同粒径TiO_2颗粒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马菲菲,孙雪梅,韩倩,陈碧鹃,夏斌,曲克明. 2015

[6]密封袋半连续培养新月菱形藻. 王彩理,任建国. 2004

[7]悬浮物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张艳,郑琳,陈碧鹃,夏斌. 2014

[8]三甲基氯化锡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李志斐,谢骏,龚望宝,余德光,王广军,唐小江. 2011

[9]商品氯氰菊酯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王朝晖,谢骏,姜珊,龚望宝. 2012

[10]固定化藻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效果及固定化条件优选研究. 刘娥,刘兴国,王小冬,陆诗敏,曾宪磊. 2017

[11]磷浓度与氮磷比对蛋白核小球藻氮磷吸收效应的影响. 曹煜成,李卓佳,胡晓娟,徐煜,孙志伟,李奕雯,文国樑. 2017

[12]BDE-47、BDE-99、BDE-153和BDE-209对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和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迟潇,夏斌,朱琳,陈碧鹃,孙雪梅,赵信国,唐学玺,曲克明. 2019

[13]异养蛋白核小球藻净化对虾池塘养殖尾水的实验. 宋楚儿,孟振,张正,宋小金,高淳仁. 2023

[14]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 李显森,于振海,孙珊,金显仕. 2013

[15]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极北海带在我国黄渤海的适生情况. 孙昕,刘福利,梁洲瑞,汪文俊,孙修涛. 2019

[16]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2024

[17]湖北省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郭坤,杨德国,彭婷,罗静波,何勇凤,柴毅. 2016

[18]乌伦古湖白斑狗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 霍堂斌,马波,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张丽荣,唐富江,姜作发. 2009

[19]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 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2008

[20]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叶诗尧,梁利国,谢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