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盔唇瓢虫族(鞘翅目:瓢虫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文景 1 ; 王兴民 2 ; 陈晓胜 2 ; 霍立志 3 ; 陈炳旭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华南农业大学

3.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瓢虫科;盔唇瓢虫族;分类;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3-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盔唇瓢虫族昆虫是瓢虫科中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捕食介壳虫,是该类害虫的重要生物防治天敌。盔唇瓢虫族昆虫研究历史悠久,目前世界盔唇瓢虫族包括22属超过280种,其中有9属42种分布在中国。该族许多属建立时间早,鉴别特征的原始描述不够详细,导致属间界定模糊,属的地位时常受到质疑且变动频繁。一些种类丰富,形态多变、且分布广泛的属如盔唇瓢虫属、光缘瓢虫属仍缺少世界性的订正研究。随着瓢虫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开展,瓢虫科经典分类系统受到了较大的挑战,而盔唇瓢虫亚科已被证实为非单系起源的类群。目前,将盔唇瓢虫族归入瓢虫亚科得到绝大多数瓢虫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支持,但与其它类群的亲缘关系仍存争议。尽管已有研究对盔唇瓢虫族现存所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但部分类群缺少分子数据,导致这些类群在该族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并不明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盔唇瓢虫族的分类历史,记述了目前该族在瓢虫科的分类地位以及族下系统发育关系进展,最后对盔唇瓢虫族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 赵芹,谢大森,江彪,罗少波,彭庆务,李明珠. 2014

[2]不同产地瓠瓜品种ITS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芹,谢大森,彭庆务,罗少波,郭巨先,邓沙沙. 2014

[3]一株生防细菌GB58的鉴定与抑菌能力测定. 卢钰升,顾文杰,蒋瑞萍,孙丽丽,徐培智,谭志远,解开治,李文英,李夏. 2016

[4]茉莉酸信号受体COI蛋白家族的分子进化与基因表达分析. 段龙飞,李文燕,慕小倩,张园园,郭邦利,陈国爱. 2016

[5]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统学和多样性探讨. 李文英,李夏,解开治,邓旺秋,庄文颖. 2017

[6]中国葡萄座腔菌属分类研究概况. 李文英,庄文颖. 2013

[7]华南羽扇豆的生产与研究. 翁献纳,王威振,李育军,植石灿,秦树香,何潮安. 2019

[8]荔枝蒂蛀虫研究进展. 李文景,董易之,姚琼,陈炳旭. 2018

[9]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 黄小建,李跃龙,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秦俊杰,王秀敏,李娟,蔡海明,林栩慧,胡俊菁,于林增,肖文婉,张健騑,廖申权,孙铭飞. 2020

[10]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吴柔贤,徐恒恒,高家东,郜银涛,陈兵先,张文虎,刘军. 2020

[11]黑麦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谭文清,陈军,才宏伟. 2022

[12]我国蔬菜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陈岩,郑锦锦,杨慧,耿安静,刘香香,王富华. 2018

[13]蓖麻LE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及其进化分析. 邹智,黄启星,安锋. 2013

[1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魏光伟,余永鹏,魏文康,罗胜军. 2010

[15]广式凉茶研究进展. 王萍,肖更生,张友胜,郭鸣鸣,谭文乐. 2010

[16]从东方粉蝶分离的一种变态微孢子虫的研究. 杨琼,徐兴耀,卢铿明,郑祥明,方定坚,廖森泰,姚锡镇. 2001

[17]应用AFLP进行香芽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 易干军,于晓英. 2002

[18]植物GRAS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刘习文,张治礼. 2013

[19]农业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特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梅盈洁,刘军,邱俊荣,尹艳,刘彩霞. 2010

[20]木霉属真菌的系统学及其应用研究. 高云超,莫卫军,邝哲师.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