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稻抗性基因的发掘、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金英 1 ; 江川 1 ; 李书柯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稻;抗性基因;基因定位;利用

期刊名称: 福建稻麦科技

ISSN: 1008-9799

年卷期: 2012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84-91

摘要: 野生稻是现代栽培稻的祖先,几万年前古人类就开始将野生稻逐步驯化成现代栽培稻。但在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过程中,约有1/3的等位基因和1/2的基因型丢失了,其中包括抗病、虫、杂草、抗逆境基因和高产优质等大量特异基因。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野生稻抗病性(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抗虫性(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抗逆境(耐冷性、耐旱性、耐低磷)以及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上利用的研究进展。

  • 相关文献

[1]野生稻的优异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江川,王金英,李清华. 2003

[2]水稻材料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鉴定与定位. 梁廷敏,郭新睿,陈子强,田大刚,陈在杰,王锋,陈松彪. 2018

[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及应用. 郑钊,陈由强,张建福,谢华安. 2009

[4]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徐志健,王记林,郑晓明,范芝兰,汤翠凤,王新华,刘文强,朱业宝,乔卫华,杨庆文. 2020

[5]覆盖野生稻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进展. 叶新福,杨德卫. 2013

[6]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2017

[7]利用BSA-Seq方法鉴定谷丰B抗稻瘟病基因. 陈子强,陈松彪,郭新睿,颜静宛,田大刚,李刚,王锋. 2021

[8]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水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筛选. 邓云,田大刚,苏妍,张洁薇,吴建文. 2020

[9]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陈丽华,宋永康. 2021

[10]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归类分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刘鹏,魏毅东,陈由强,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1]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概况. 张锦花,施碧红,赵明富. 2007

[12]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座Piz和Pik的探秘之旅. 田大刚. 2022

[13]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谷丰A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 张柱坚,林艳,田大刚,周元昌. 2019

[14]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抗源育种利用研究简报. 甘代耀,翁启勇,王乌齐,江文清. 1999

[15]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Pi-d3和Pigm不同敲除突变体的抗性评价. 张柱坚,陈子强,顾建强,田大刚. 2018

[16]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化及抗性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刘海涛,徐倩,何炜,魏林艳,张建福,谢华安. 2016

[17]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2009

[18]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姜身飞,何炜,陈丽萍,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19]甘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钟月仙,黄伟群,林赵淼,张鸿,李国良,邱思鑫,邱永祥. 2023

[20]野生稻的优异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A江川^B1%^A王金英^B2%^A李清华^B3.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