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2000-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川 1 ; 朱业宝 2 ; 陈立喆 2 ; 李清华 2 ; 张海峰 2 ; 王金英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稻种质资源库

2.null

关键词: 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5 年 26 卷 003 期

页码: 496-5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审定公告中提取2000-2023年间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性状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年份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及品种的分布频次,为今后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和参考。结果表明,24年间福建省共审定609个水稻品种,按亚种类型分为籼稻593个、籼粳交14个、粳稻2个,按育种方式分为杂交稻580个、常规稻29个。福建选育和种植的品种以籼稻为主,三系杂交稻育种是福建育种的强项。609个品种的产量主要集中在450~650 kg/667 m2,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4个产量构成性状年际间变化趋势为:2000-2013年,亩有效穗总体呈下降趋势,每穗粒数、千粒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23年,亩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总体比较平稳,结实率年际间呈波动状态。产量与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亩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稻瘟病抗性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有228个,优质稻品种有310个;6个稻米品质性状年际间呈波动状态,2019-202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呈上升趋势,垩白度、透明度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比较平稳,稻米品质性状优质达标率逐步提高。

  • 相关文献

[1]福建旅游农业发展与闽台合作. 刘克辉. 2006

[2]台湾的生态工法及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的反思. 李建华. 2006

[3]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 翁伯琦,曾玉荣,郑百龙,周琼,杨勋华,吴越,池敏青,刘玲. 2009

[4]观光生态农业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 黄毅斌,柯碧南,杨淑芬,林良美,应朝阳,翁伯奇. 2005

[5]福建省土壤—作物系统硫肥效应研究. 彭嘉桂,章明清,蔡阿瑜,杨杰,林琼,魏峰. 1998

[6]闽北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模式选择. 曾玉荣,翁伯琦. 2006

[7]闽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设想. 刘健宏,丁中文. 2007

[8]气候变化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邢世和. 2009

[9]发展良性生态茶园促进茶业优化升级——关于福建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些再思考. 张文锦. 2009

[10]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1]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分析. ^A周江梅^B1%^A曾玉荣^B2%^A蔡春继^B3%^A吴越^B4. 2005

[12]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 2016

[13]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王海平,许标文,陈志峰,曾玉荣. 2015

[14]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春兰. 2016

[15]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林梅. 2016

[16]构建服务“三农”科技培训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刘碧云,黄献光,郑熙,黄春兰,林雄. 2013

[17]人均GDP2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福建和谐社会建设. 邓启明,黄跃东,蔡雪雄. 2006

[18]福建省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吴越,林海清,张梅,刘健宏. 2017

[19]福建省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池敏青,李晗林. 2017

[20]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许标文,吴越,林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