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金鑫 1 ; 王斌 2 ; 邵华伟 2 ; 孙九胜 2 ; 吕彩霞 2 ; 槐国龙 2 ; 乔小燕 2 ; 张纪源 3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土肥水农业科技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2.;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土肥水农业科技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3.;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土肥水农业科技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关键词: 玉米;生物降解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36
摘要: 机械播种玉米时同时覆盖生物降解地膜,由于生物降解地膜在玉米生育期中发生降解,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因此在玉米生殖生长时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灌水频率与灌水量。
- 相关文献
[1]北农青贮368高产栽培技术. 杨宏伟,陶建飞,程平山,张小康,丁万红,师旭明,宋刚,陈茹,贾豫龙,唐勇. 2022
[2]春播中晚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吐尔逊阿依·吾甫尔,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拉甫·吐合逊,阿卜杜瓦日斯·扎依尔,库尔班尼亚孜·麦麦提,阿布来提·阿布拉. 2024
[3]南疆棉花覆盖生物降解地膜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王金鑫,邵华伟,王斌,孙九胜,吕彩霞,槐国龙,乔小燕,张纪源. 2017
[4]新高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兆木,贾东海,冯国郡,涂振东,叶凯. 2008
[5]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阿尔曼·阿不利米提. 2018
[6]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阿拉努尔·阿布都热西提,朱甲明,郝敬喆. 2020
[7]高产优质陆地棉品种新农棉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大伟,徐海江,李春平,刘忠山,魏鑫,马清倩,徐建辉. 2019
[8]试谈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 陶建飞. 2020
[9]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时晓磊,丁孙磊,丛花,王兴州,曲可佳,韩岱,严勇亮. 2023
[10]冬小麦复播玉米周年粮食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赛力汗·赛,黄天荣,孙萌,张永强,文丽伟,吐拉甫·吐合逊,张磊. 2024
[11]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琳,季良. 2007
[12]新陆中9号单产皮棉120~150kg/667m~2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买买提·莫明,李雪源,买买提·托乎提,秦文斌,孙国清,吐尔逊江,艾先涛. 2003
[13]复播谷子豫谷18号高产栽培技术. 赵云,冯国郡,胡相伟,李翠梅,李鹏兵,柏玲,阿克博塔·木合亚提. 2022
[14]冷凉地区大豆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边晓玲,吴燕. 2023
[15]冬小麦九圣禾D60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爱华,蔺怀龙,严康,高雪飞,曾潮武,陈微林,张越仁,潘威德. 2021
[16]新疆花生高产栽培要点. 赛力汗,雷钧杰,铁木尔·吐尔逊,赵奇,陈兴武,宋敏,孟玉江. 2005
[17]南疆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雷钧杰,努尔买买提·托合尼牙孜,帕提古丽·塔依尔,聂石辉,徐其江,刘昌文,陈传信,张永强. 2022
[18]大豆北99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季良,徐玉花,彭琳,单利民,宋豫红. 2007
[19]北疆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丁万红,唐勇,杨宏伟,宁成博,陈茹,宋刚,贾豫龙,姚国民. 2022
[20]外引花生品种濮花28号在奇台县的高产栽培技术. 叶秀娟,孔建平,贾中立.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田灰绿藜对3种除草剂的抗药性差异
作者:乔小燕;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贾尊尊;叶晓琴;赵雯慧;茹先古丽·胡加布都;郭文超
关键词:玉米田;灰绿藜;除草剂;抗药性
-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花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张慧;王斌;孙九胜;孙晨;槐国龙;崔磊
关键词:化肥替代;花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
-
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锰肥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作者:李永福;吕彩霞;李娜;信会男;赖宁;耿庆龙;陈署晃
关键词:水分条件;小麦;锰;叶片衰老
-
覆膜年限和有机肥施用对花生田耕层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
作者:宋宁宁;李梦佳;王学霞;刘君;王芳丽;宗海英;黄小丽;王斌;梁丽娜
关键词:农田;微塑料;赋存特征;有机肥;覆膜
-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李萍;希仁古力·库迪热提;周燕;玉苏甫江·牙生;喀斯木·司马义;游敏;邵华伟;葛春辉;王新勇
关键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养分利用率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叶片氮浓度遥感估测
作者:孙法福;赖宁;耿庆龙;李永福;吕彩霞;信会男;李娜;陈署晃
关键词:冬小麦;叶片氮浓度;无人机;高光谱;偏最小二乘回归;组合光谱指数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作者:李娜;信会男;赖宁;李永福;吕彩霞;耿庆龙;段婧婧;陈署晃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微生物量碳;伊犁河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