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鉴别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的分子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海港 1 ; 李伟 2 ; 张新铖 2 ; 朱新平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物种鉴定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388-13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云斑尖塘鱼鳢(Qxyleotris marmoratus)原产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线纹尖塘鳢(Oxyeletris lineol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目前两者已成为中国的养殖品种。由于其同属塘鳢属(Oxyeleotris)形态相似,特别是在幼苗阶段难以识别,在苗种市场上常出现混淆,因此本研究研发了一种分子鉴定技术。通过对mtDNA中CO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基因特异性位点比对和分析,设计并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XW1)。特异性引物XW1可在线纹尖塘鳢中扩增获得170 by的单一产物,而在云斑尖塘鳢中无产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的有无,可以区分两个物种。并在随机选择的30个样本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不需要测序的方法来鉴别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

  • 相关文献

[1]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明辉,朱华平,苏换换,樊佳佳,池金泉,马冬梅. 2021

[2]基于simc1基因筛选3种尖塘鳢特异性SNP标记.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林明辉,苏换换,池金泉. 2022

[3]帘蛤科4种养殖蛤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的fAFLP分析. 彭永兴,程汉良,夏德全,吴婷婷,孟学平,吉红九,董志国. 2008

[4]四种鲟鱼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的研究. 董传举,刘园园,刘晓勇,宋迎楠,徐鹏,孙效文. 2014

[5]线纹尖塘鳢的形态生物学与核型. 陈永乐,刘毅辉,陈昆慈,朱新平. 2006

[6]3种塘鳢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陈永乐,刘毅辉,朱新平. 2005

[7]线纹尖塘鳢性别相关的2个dmrt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规律.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林明辉,钟再选,田园园. 2025

[8]病毒灭活疫苗诱导云斑尖塘鳢脾脏转录组分析. 周阳,李本旺,林强,付小哲,李敏,梁红茹,刘礼辉,卢伟华,李宁求. 2019

[9]云斑尖塘鳢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麦耀宝,陈智光,陈灼均,李本旺,林强. 2018

[10]云斑尖塘鳢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王庆,曾伟伟,刘春,李凯彬,常藕琴,潘加雄,石存斌,吴淑勤. 2010

[11]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_(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 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曾艳艺,帅方敏,王超,高原,庞世勋. 2014

[12]不同放养密度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魏成清,杨婉玲,陈永乐,朱新平,庞世勋,谢刚. 2009

[13]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的生长特性. 黄晓荣,庄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8

[14]基于COⅠ基因的西南大西洋部分经济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张馨月,刘岩,张秀梅,高天翔. 2014

[15]用于鉴别大西洋鲑和虹鳟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赵紫霞,徐桂彩,李炯棠,杨世勇. 2017

[16]利用ND1、ITS1序列研究三种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分类学问题. 赵颖,陈修报,杨健,刘洪波. 2011

[17]基于COⅠ基因的龟鳖目动物鉴定与分类进化分析. 叶朝阳,李伟,赵建,陈海港,朱新平. 2019

[18]禁捕初期长江刀鲚异尖科线虫寄生现状调查. 程鑫,杨彦平,应聪萍,马凤娇,邓艳敏,刘凯. 2023

[19]中国东南沿海弹涂鱼科常见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DNA条形码. 杨帆,何利军,雷光春,张爱兵. 2012

[20]黄海沙带鱼的DNA条形码鉴定及其分布. 李昂,李明晖,王焕,柳淑芳,庄志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