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志业 1 ; 刘迪 1 ; 张卉 2 ; 陈琦 1 ; 全鑫 3 ; 薛保国 3 ; 李世民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2.漯河市源汇区阴阳赵镇农业服务中心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18 期
页码: 129,133
摘要: 进行4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间隔10 d分2次喷施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 000 g/hm2时,防效最好,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达到31.12%和79.41%,并能增产7.05%;喷施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500倍液,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达到26.05%和52.94%,增产效果为1.10%。
- 相关文献
[1]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王耀伟. 2009
[2]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孙静. 2010
[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恒亮,郭艳春,穆长安,王全德,包来仓,马毅辉,陈威,侯维娜,高新菊. 2017
[4]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的防治效果. 宋玉立,杨共强,何文兰. 2006
[5]14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棠玉立,何文兰. 2009
[6]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7]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减少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效果.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赵凯,韩自行,李丽娟,刘露露,李亚红,张姣姣. 2018
[8]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 2008
[9]设施草莓促成栽培中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陈培玉,白乐高,赵明茜,高新菊,王方,马丽. 2023
[10]13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孙静. 2012
[11]5种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效及对薯块的安全性评价. 张德胜,乔奇,田雨婷,王爽,秦艳红,王永江,张振臣. 2015
[12]苦参碱与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及防效验证.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田雨婷,乔奇,秦艳红,白瑞英,张振臣. 2017
[13]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 2007
[14]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孙静. 2011
[15]3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宋玉立,杨共强,何文兰. 2004
[16]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夏明聪,邓晓旭,齐红志,谢夏,徐文,张洁,孙润红,潘娅梅,武超,杨丽荣. 2021
[17]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杨共强,王素霞,宋玉立,何文兰. 2002
[18]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王汉芳,季书琴,李向东,张德奇,马西云,钱圆,时艳华. 2012
[19]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杀菌剂残留分析方法综述. 马婧玮,潘灿平,张玲,张军锋. 2010
[20]杀菌剂和杀虫剂使用对玉米病虫害防治及效益分析. 刘佳中,李永强,谢淑娜,李保叶,孙静,房新强,朱伟岭,郝俊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时间施药防除冬小麦田阿拉伯婆婆纳的效果比较
作者:范志业;王文豪;杜梦园;苏旺苍;沈海龙;陈莉;刘立峰;陈琦;李世民
关键词:阿拉伯婆婆纳;吡氟酰草胺;防治适期;土壤封闭;茎叶喷雾
-
2018-2022年河南漯河小地老虎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作者:于蕾;段云;田金华;侯艳红;陈莉;刘迪;范志业;沈海龙;师兴凯;李世民;陈琦
关键词:小地老虎;种群动态;卵巢发育;虫源性质
-
河南漯河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天敌资源调查
作者:侯艳红;沈海龙;姬琨;杜梦园;陈莉;刘迪;范志业;王文豪;李雷雷;黄建荣;李世民;陈琦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线虫
-
3种诱捕方式对河南漯河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果
作者:巴磊;陈琦;侯艳红;刘迪;陈莉;段云;李世民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测报灯;探照灯;性诱剂;种群监测
-
中原农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实践探索
作者:郭振华;杨海峰;卢清侠;全鑫;滑留帅;吕士杰;王瑛;田云峰
关键词:中原农谷;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经验做法;河南
-
河南原阳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发生动态与虫源性质分析
作者:段云;陈琦;苗进;董嘉欣;王高平;武予清
关键词:粘虫;劳氏粘虫;灯光监测;种群动态;虫源性质
-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作者:石瑞杰;徐飞;宋玉立;李前进;刘露露;范志业;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冯超红;王俊美;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茎基褐腐病;Microdochium majus;M. nivale;鉴定;致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