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粳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刚 1 ; 高清松 2 ; 王健 2 ; 罗伯祥 2 ; 程保山 2 ; 徐卫军 2 ; 储成才 2 ; 袁彩勇 3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粳稻;品质;产量;相关分析;江苏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353-3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2013—2015年江苏粳稻参试品种(系)试验数据,分析了参试粳稻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粳稻整体产量水平与株高、全生育期、结实率之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等产量因子与主要品质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提高整体产量水平对于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各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但蒸煮食味品质指标与外观品质指标间矛盾较为突出,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423~(**)、–0.682~(**)),胶稠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218~(**)、0.404~(**))。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江苏粳稻产量水平与主要品质性状间矛盾不突出,可以在保持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改进品质,同时平衡外观与适口性之间关系,选育出外观品质优、食味口感佳的优质、高产、稳产新品种(系)。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8

[2]江苏省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与对策.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7

[3]4个草莓品种在江苏句容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糜林,陈秀娟,李金凤,章镇,渠慎春. 2011

[4]江苏滨海滩涂稻作改良研究进展及展望. 崔士友,张蛟,陈澎军. 2022

[5]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6]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王学红,杜永,王礼焦,潘启民. 2004

[7]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 卫平洋,裘实,唐健,肖丹丹,朱盈,刘国栋,邢志鹏,胡雅杰,郭保卫,高尚勤,魏海燕,张洪程. 2020

[8]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 周丽慧,孙凯文,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张亚东,王才林. 2023

[9]施氮量对江苏沿海地区中熟中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胡蕾,孙一标,张桂云,代金英,朱静雯,王爱民,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 2024

[10]氮肥用量对机插优质粳稻武运粳2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邦辉,徐晓杰,徐玉峰,徐洁芬,石世杰,张庆,张岳芳. 2015

[11]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12]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 2018

[13]杂交粳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陈志德,张兆兰,仲维功,杨杰,张美娟. 1999

[14]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营养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特征分析. 姚姝,赵春芳,陈涛,路凯,周丽慧,赵凌,朱镇,赵庆勇,梁文化,赫磊,王才林,张亚东. 2023

[15]武育粳3号/爱知106F_2群体稻米外观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张巧凤,李金州,王才林. 2010

[16]不同食味粳稻品种稻米蛋白质相关性状与食味的关系. 李金州,田孟祥,王才林. 2010

[17]江苏淮阴地区小麦品种产量能力及其育种目标的探讨. 丁雪蕙,唐明臻,吴兆苏. 1992

[18]江苏省杂交油菜产量优势分析及育种策略. 顾炳朝,岳绪国,杨军,唐泽庆,张超. 2013

[19]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胡曙鋆,王学红,徐敏权,潘启民. 2004

[20]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