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守渠 1 ; 段运平 1 ; 撖晓东 1 ; 郭峰 1 ; 任小燕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绛山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玉米;群体;核心种质;改良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108-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择以并单1号、5号、390号、669号、晋单68、华美368的父母本为核心种质构建合成改良瑞德SZA群体和改良兰卡斯特SZB群体,采用相互轮回选择方法进行群体改良。通过对SZA、SZB、SZA×SZB的产量和其它性状增益分析,结果表明:SZA、SZB、SZA×SZB经二轮改良后,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等均有所增益,株高、穗位、生育期为负增益;株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大,开花间隔天数、穗位、穗粗和穗行数、出籽率等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小;SZA、SZB、SZA×SZB的抗病性得到提高。说明构建核心种质群体和适宜选择压力下,通过相互轮回选择能够较好地保持群体的有益遗传变异。
- 相关文献
[1]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 2014
[2]Pob43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改良. 张效梅,邢志伟,布建中. 2004
[3]特早熟玉米自交系农艺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改良.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峰,撖晓东. 2012
[4]广适稳产型玉米种质改良与杂交种选育.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锋. 2011
[5]玉米核心种质及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李健英,解睿,李正莉,曹宇宾,郭俊宏. 2010
[6]基于SSR标记的山西玉米自交系的核心种质构建. 李锐,尚霄,尚春树,常利芳,闫蕾,白建荣. 2021
[7]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2007
[8]大豆染色体代换系CB_4F_2回交群体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史宏,刘学义,任冬莲,马俊奎,任小俊,王勇,赵晶云,任海红. 2010
[9]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樊荣平,朱杏梅,靖华,王裕智. 2007
[10]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靖华,崔欢虎,王裕智,马爱平,亢秀丽. 2006
[11]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2018
[12]发育受阻鸡群体形调控管理. 刘俊华,李温. 2001
[13]144份甜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锐,白建荣,王秀红,张丛卓,张效梅,闫蕾,杨瑞娟. 2018
[14]不同密度对农大486群体结构的影响.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张红梅. 2004
[15]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兰生,张晶,党建友,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2018
[16]辽宁绒山羊品种特征及杂交改良效果. 李蒙召,周忠孝,艾来增,毛杨毅,刘同亚. 1990
[17]微生物对矿山复垦地土壤基质的改良作用. 杜慧平,刘利军,闫双堆. 2011
[18]醋糟、粉煤灰对盐渍地高粱生长及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 范娜,白文斌,王海燕,乔月静,彭之东,马涌. 2017
[19]小麦品质及其改良的回顾与发展对策. 靖华,崔欢虎,闫翠平,马爱平,逯腊虎. 2002
[20]面包用小麦的改良与选育途径. 姬虎太,张定一,张惠叶,黄玉玲,吕雪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类型及发展前景
作者:郭峰;吴建萍;郭瑜;段运平;刘守渠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技术;类型;发展前景
-
节水高产、高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金麦919
作者:郑军;赵佳佳;葛川;郑兴卫;乔玲;乔麟轶;张树伟;杨三维;撖晓东
关键词:
-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探究
作者:郭峰;郭瑜;刘守渠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技术发展;应用
-
沃锋1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守渠;段运平;郭峰;任小燕
关键词:玉米;沃锋168;选育;栽培技术
-
冬季南繁玉米栽培及管理技术
作者: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
关键词:玉米;南繁;栽培;管理
-
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王定仙
关键词:特早熟;并单56;品种选育
-
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
作者: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种植密度;耐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