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军 1 ; 赵春刚 2 ; 赵立 1 ;
作者机构: 1.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麻哈鱼;人工催产;繁殖
期刊名称: 黑龙江水产
ISSN: 1674-2419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13-16
摘要: 选取60尾雌性大麻哈亲鱼,分成S-GnRH-A组、HCG组和17α-20βp组,在2~4℃水温下分别进行不同催产药物的人工催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三组的催产率分别为10%、15%、65%,共有18尾亲鱼产卵,卵径0.54~0.66cm,平均怀卵量为3530粒,获得成熟卵63500余粒,受精卵51680粒,发眼卵38815粒。在6~9℃水温条件下,经59天孵化出苗,孵化鱼苗36370尾。
- 相关文献
[1]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2]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2008
[3]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4]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5]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6]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7]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8]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9]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李晨宇,王四泽,徐伟. 2016
[10]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1]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朱永久,吴兴兵,何勇凤,杨德国. 2018
[12]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王鹏,赵春刚,戚继刚. 2001
[13]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14]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尹洪滨,孙中武,潘伟志,于波. 2005
[15]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16]大麻哈鱼繁殖特征及呼玛河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验证.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崔康成,高文燕. 2019
[17]大麻哈鱼不同月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李培伦,刘伟,姜黎明,王继隆,唐富江,崔康成,高文燕. 2019
[18]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19]绥芬河大麻哈鱼个体生物学研究. 王继隆,刘伟,王维坤,李培伦,杨文波. 2020
[20]大麻哈鱼生长前期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学观察. 李培伦,王继隆,鲁万桥,唐富江,刘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水产养殖装备发展现状
作者:刘世晶;李国栋;刘晃;郑浩君;陈军
关键词:水产养殖;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
基于帧间光流特征和改进RNN的草鱼摄食状态分类
作者:刘世晶;涂雪滢;钱程;周捷;陈军
关键词:鱼类摄食;图像分类;光流法;RNN;偏振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斯里兰卡渔业合作探析
作者:缪苗;刘晃;刘翀;陈军
关键词:斯里兰卡;渔业;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马渔业合作潜力分析及新时期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缪苗;刘晃;车轩;陈军
关键词:马来西亚;渔业;一带一路;合作;策略和建议
-
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技术发展研究
作者:刘世晶;李国栋;涂雪滢;孟菲良;陈军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
多波束渔用声呐最优工作频点选取方法及探测性能分析
作者:李国栋;谌志新;汤涛林;陈军;程婧
关键词:多波束渔用声呐;探测性能;最优工作频点;换能器基阵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越渔业合作潜力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缪苗;刘晃;张成林;陈军
关键词:越南;渔业;一带一路;合作;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