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华玲玲 1 ; 李文超 2 ; 翟丽梅 3 ; 崔超 4 ; 刘宏斌 5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4.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污染;氮;磷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138-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以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古夫河小流域出水口断面水质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流域出水口断面污染物氮磷输出浓度、排放负荷随降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形态组成.结果表明,古夫河小流域年度水流量为0.6×108m3,7~9月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3.9%,流域出口径流流量与年降雨量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小流域总氮的年排放负荷为1 432 t·a-1,溶解态氮是氮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溶解态氮排放负荷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范围为55.4%~91.3%,7~9月丰水期总氮排放负荷达853 t·a-1,占全年的59.6%;硝态氮输出浓度与降雨量间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其他形态氮浓度与降雨量、泥沙量间线性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总磷的年排放负荷为563.1 t·a-1,颗粒态是磷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颗粒态磷排放负荷占总磷比例的变化范围为41.9%~79.5%,丰水期总磷的排放负荷占全年的71.2%,总磷、可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与降雨量和泥沙流失量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

  •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华玲玲,李文超,翟丽梅,崔超,刘宏斌,任天志,张富林,雷秋良. 2016

[2]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氮素输出特征. 刘方谊,范先鹏,夏颖,黄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3]湖北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价及预警系统. 赵尧尧,夏颖,范先鹏,陈勇,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熊桂云. 2016

[4]三峡库区坡耕地免耕秸秆覆盖下氮磷流失特征. 李刚浩,夏颖,黄敏,范先鹏,吴茂前,程子珍,夏淑洁. 2023

[5]鄂杂棉30营养特性研究. 张成,吴茂前,张富林,余延丰,易先达,王玉美. 2015

[6]50%草除灵悬浮剂防除稻旱轮作油菜田1年生阔叶杂草及其作物安全性评价. 宋兆欣,曹坳程,李林,颜冬冬,欧阳灿彬,朱文达. 2020

[7]江汉平原典型小区域沟渠底泥氮磷含量及其空间变异. 聂玉莲,熊桂云,刘冬碧,黄敏,范先鹏,吴茂前,夏颖,刘毅. 2020

[8]基于稻草生物炭混合材料对稻田田面水氮磷的影响. 栾菲,黄敏,赵晓峰,刘冬碧,朱楚仪. 2021

[9]白术氮、磷、钾营养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张美德,吴德洲,艾伦强,王华,何银生. 2016

[10]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刘冬碧,陈防,熊桂云,巴瑞先,张富林,张继铭,余延丰. 2010

[11]氮、磷、钾配施对恩施地区粉葛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 赵苓云,李宇,闫加力,汪丹,廖璐婧,何美军,罗凯. 2023

[12]鄂北岗地两个小麦品种氮、磷、钾优化施肥研究. 段建设,朱红英,周平,刘冬碧,葛双桃,鲁明星,张德才,黄小菁,杨文兵. 2015

[13]南瓜适宜氮磷肥用量初探. 张富林,范先鹏,杨利,熊桂云,刘冬碧,余延丰. 2012

[14]英山县小流域面源污染分析及治理技术. 盛思琴,明萍,陈海萍,叶灼珠,杨双齐,黄斌,段炼. 2024

[15]玉米与大豆吸收磷的数学机理模型应用研究. 姚其华,邓银霞. 1999

[16]三峡库区奶牛胚胎移植试验初报. 李晓锋,陈明新,蔡铭运,纪军,赵波. 2004

[17]三峡库区农村散杂居民族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渝东南龙桥土家族自治乡为例. 谭晓静,徐宝华,胡蝶. 2013

[18]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发生规律与水质特征. 范先鹏,熊桂云,张敏敏,董文忠,甘小泽,李峰,王莉娜. 2011

[19]三峡库区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家,夏颖,范先鹏,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张继铭. 2015

[20]湖北省三峡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刘方谊,夏颖,黄敏,雷秋良,刘宏斌,范先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