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忠元 1 ; 张文解 2 ; 贺春贵 1 ; 何瑞 1 ; 魏生龙 3 ; 郭莹 1 ; 白斌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甘肃省植保植检站
3.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制种玉米;秸秆饲料化;种业与草牧业结合;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河西走廊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7 期
页码: 1441-1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河西制种玉米(Zea mays)生产连茬种植和高水肥栽培,导致病原富集、病害发生种类增加、危害加重,且以土传和种传病害为主.本文分析了病害的发生特点、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调研结果,参考相关研究报道和制种基地建设实际,提出农牧结合绿色防控途径:1)玉米种业与草牧业融合发展,制种田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加拮抗微生物,培育健康土壤.2)果穗适期早收,秸秆青贮饲料化高效利用,降低病残体田间遗留,阻断病菌侵染链条.实施去雄收获等制种关键环节机械化,节本增效,减少人工操作传病机率.3)推广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配套技术,节水节肥,遏制病害传播蔓延.4)加快高标准制种农田建设,深翻灭菌,轮作倒茬,改善土壤性状,加强耕作栽培,削减连作障碍.通过综合治理,有效防控制种玉米病害,促进河西玉米种业与草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肥条件对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立勤,车宗贤,崔云玲,崔增团,万伦. 2018
[2]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3]河西平川灌区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比较试验. 唐文雪,张立勤,马忠明,连彩云. 2009
[4]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风. 2019
[5]制种玉米滴灌肥配料筛选研究. 崔云玲,张立勤,车宗贤,崔增团,万伦. 2017
[6]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1
[7]水肥用量对制种玉米水肥利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1
[8]河西灌区制种玉米化肥减量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孙宁科,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 2021
[9]生物质炭基肥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杨君林,车宗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0
[10]灌水对水肥一体化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立勤,崔云玲,崔增团,张举军,万伦. 2022
[11]绿洲灌区覆膜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 赵有彪,于安芬,李瑞琴. 2013
[12]垄膜沟灌栽培对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俄胜哲. 2007
[13]制种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张立勤,徐生明,连彩云. 2006
[14]不同施肥处理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研究. 冯守疆,赵欣楠,车宗贤,龚成文,刘忠元,刘生战,张旭临. 2010
[15]滴灌条件下新型水溶肥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张志成,崔增团. 2022
[16]优斯美液体氮肥在制种玉米上的膜下滴灌量研究. 杨君林,崔云玲,张立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15
[17]垄作沟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薛亮,马忠明,吕晓东,唐文雪,连彩云,王智琦,冯守疆. 2019
[18]基于循环模式下氮、磷、钾流动分析——以河西走廊凉州示范区为例. 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车宗贤,苏永生. 2012
[19]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托和,赵连芝,姜青龙,张国宏,秦天军,郑志荣,贺天新. 2010
[20]河西灌区田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下作物轮作模式效益评价. 张立勤,马忠明,连彩云,吕晓东,崔云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际小麦种质抗条锈性监测与评价
作者:汪恒兴;张礼军;周刚;周洁;张文涛;白玉龙;白斌;杨芳萍;郭莹;鲁清林;王小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糜子种质资源淀粉含量与Waxy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红梅;董孔军;何继红;白斌;刘天鹏;任瑞玉;刘新星
关键词:糜子;直链淀粉含量;WAXY基因;基因分型;等位变异
-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作者: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
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作者: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株高;分子标记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作者:袁俊秀;刘效华;王世红;柳娜;张雪婷;杨长刚;郭莹;杨文雄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陇春 43 号;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