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环境下栽培密度对向日葵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慧 1 ; 厉宝仙 1 ; 李婧 1 ; 王文军 2 ; 田燕 3 ; 孟思洁 3 ; 陈珊宇 3 ; 阮关海 3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向日葵;生物量;产量;栽培密度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20 卷 016 期

页码: 5520-5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育种家们将提高向日葵产量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向日葵产量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状,在本研究中通过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个不同环境下对2个向日葵品种'浙葵1号'和'龙葵杂10号'设计栽培密度试验,调查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的生物量和产量,探究环境、基因型、栽培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栽培密度试验显示在海宁试验基地2个向日葵品种的生物量在现蕾期及成熟期受栽培密度显著影响,在湖州试验基地仅'龙葵杂10号'的生物量在花期存在显著差异.海宁基地'浙葵1号'的90株产量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存在显著差异,除湖州基地的'浙葵1号',2个品种折合亩产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生育时期下的部分生物量性状与产量性状显著相关,并且在现蕾期阶段生物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最紧密,除9 cm2叶片鲜重外,其他生物量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基因型、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在现蕾期、花期以及成熟期均对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栽培密度在现蕾期对4个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在花期和成熟期只对侧茎鲜重有显著影响.在产量性状方面,环境、栽培密度以及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基因型与密度交互对其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发育表现,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达到高产目的.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密度探讨. 王翠玲. 2014

[2]密度对矮秆早熟高粱新品种‘吉杂141’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陈冰嬬,姜成,郑海燕,李增杰,李志民. 2016

[3]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徐督,任海祥,宁海龙. 2013

[4]肥密互作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陈琦. 2018

[5]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聂守军. 2007

[6]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适宜密度与施氮量研究. 聂守军. 2007

[7]栽培密度对籽用南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徐丽珍,赵茜. 2012

[8]叶龄诊断法和常规施肥方法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分析. 刘晴,何云霞. 2015

[9]栽培密度对吉杂141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0]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11]密度对矮秆早熟新品种‘吉杂141’高粱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晓慧. 2016

[12]适宜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绥粳18产量的影响.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 2015

[13]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刘忠堂. 2015

[14]硼、钼、锌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文军. 2017

[15]钾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王文军,李岑,梁春波,周菲,王静,郭永利,陈慧蓉,张明,李晓明. 2012

[16]钾肥作用与向日葵主要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马军,王文军,郭永利,黄绪堂,李岑,梁春波,周菲,陈慧荣,王静. 2015

[17]向日葵产量及品质形成因素分析. 范丽娟. 2014

[18]兵团第十师引进20个向日葵新品系的适应性评价. 周明旭,周鑫,陈贵红,陈艳芳,申诗法. 2021

[19]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孟英,唐傲,王立志. 2017

[20]不同施肥量与栽培密度对'龙大麻3号'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研究. 董晓慧,王翠玲.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