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小波 1 ; 关攀锋 1 ; 辛明明 1 ; 汪永法 1 ; 陈希勇 1 ; 赵爱菊 1 ; 刘曼双 1 ; 李红霞 1 ; 张明义 1 ; 逯腊虎 1 ; 魏亦勤 1 ; 刘旺清 1 ; 张金波 1 ; 倪中福 1 ; 姚颖垠 1 ; 胡兆荣 1 ; 彭惠茹 1 ; 孙其信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热感指数;生态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52 卷 23 期

页码: 4191-4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热感指数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分别对冬、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热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冬小麦材料采用延期播种、春小麦材料种植在温度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人为致使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根据不同环境处理的千粒重值计算冬、春小麦各个材料的热感指数。依据热感指数,对来自中国不同小麦生态区和国外不同地区和组织的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包括688份冬小麦和637份春小麦,分别进行耐热性评价。热感指数小于0.5为极耐热材料、大于等于0.5小于1为中等耐热材料、大于等于1小于1.5为中等热敏感材料、大于等于1.5为极敏感材料。【结果】冬小麦和春小麦热胁迫处理组灌浆期平均最高温度分别高于对照组1.91℃和7.09℃,且热胁迫处理组千粒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根据热感指数分级评价结果,极耐热冬、春小麦材料31和48份,占供试材料的4.51%和7.54%;极敏感冬、春小麦材料19和58份,占供试材料的2.76%和9.11%;其余大多数材料为中间类型(中等耐热材料和中等热敏感材料)。从中国小麦生态区域的地理分布来看,来自南部麦区(西南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耐热性整体高于来自北部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对于春小麦,来自新疆春冬麦区的材料耐热性最强,平均热感指数为0.70,且其中88.00%的材料属于耐热材料(极耐热材料或中等耐热材料);此外,来自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的春小麦平均热感指数为0.88,也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材料耐热性最弱,平均HSI为1.18,其中69.58%的材料为热敏感材料(中等热敏感材料和极敏感材料)。【结论】采用延期播种或在高温的地理环境下种植能使小麦在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和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筛选出优异耐热资源103份,可用于相应生态区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灌浆期耐热性评价. 李铭东,梁晓玲,阿不来提·阿布拉,韩登旭,杨杰,郗浩江,商佳鑫,滕元旭,杨新军,李召锋,王业建. 2019

[2]小麦茉莉酸诱导蛋白基因TaJIP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王飞,田雪军,赵月,臧新山,耿晓丽,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辛明明. 2015

[3]33份国内引进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旱性研究. 贾永红,魏海鹏,曾雪华,邢玉萍,孔建平. 2018

[4]33份国内引进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旱性研究. 贾永红,魏海鹏,曾雪华,邢玉萍,孔建平. 2018

[5]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倩楠,马尔合巴·艾司拜尔,邹辉,王彩荣,艾力买买提·库尔班,孙娜,雷钧杰. 2023

[6]新疆春小麦籽粒灌浆动态差异. 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王重,高新,时佳,张宏芝,王立红,赵奇. 2021

[7]基于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评价不同甜菜品种的生态稳定性. 林明,王荣华,曹禹,鲁伟丹,周远航,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王志敏,李健强. 2023

[8]不同生态区环境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分析. 董艳雪,贾永红,张金汕,李丹丹,王凯,罗四维,王润琪,石书兵. 2023

[9]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 滕元旭,支梦婷,李铭东,摆晶,张丽,张智林,杨新军,韩登旭,梁晓玲,李召锋. 2020

[10]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耐热性评价. 张金波,王小波,严勇亮,肖菁,彭惠茹,丛花. 2020

[11]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及高温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吾甫尔·阿不都,巴哈古丽·先木西,彭华,艾斯坎尔·买提尼牙孜,阿里木·阿不地里木. 2015

[12]新疆自然高温环境下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杨杰,韩登旭,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王莹,徐明良. 2021

[13]不同葡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高温响应及其耐热性评价. 吴久赟,廉苇佳,刘志刚,曾晓燕,姜建福,魏亦农. 2019

[14]不同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 何守朴,米拉吉古丽,周忠丽,孙君灵,杜雄明. 2013

[15]拔节期遮阴对小麦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王美,赵奇,陈兴武. 2012

[16]小麦抗旱性、水敏感性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的研究. 吴振录,卢运海,范玲,蔡晓莉,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 2006

[17]新疆滴灌小麦的生产应用与研究进展. 薛丽华. 2012

[18]甜瓜霜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建立及种质资源评价. 张学军,郭丽霞,张健,杨永,李寐华,伊鸿平. 2019

[19]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适应性分析. 侯献飞,周子馨,顾元国,王娟,贾东海,李强,陈跃华. 2018

[20]新疆野苹果资源类型表型性状鉴定及优异资源的初步筛选. 刁永强,许正,闫鹏,陈淑英,张学超,刘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