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建平 1 ; 邢丹英 2 ; 高剑华 2 ; 杨伟明 2 ; 许少华 2 ; 朱诗汉 3 ; 罗耀美 4 ; 杨柳 2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长江大学农学院

3.湖北省恩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湖北省利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早稻;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26 期

页码: 95-96+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栽培因子组合。[方法]对杂交早稻金优402进行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播期和施肥量是影响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金优402的生育期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施肥量对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显著。早稻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播期3月22日,密度135万/hm2,施肥总量225 kg/hm2,水分刚淹没土表。[结论]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和水分对晚稻的效应. 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09

[2]不同栽培条件对中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吴建平,邢丹英,徐得泽,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10

[3]鄂杂棉34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张涛. 2017

[4]不同施肥量对稻茬冬小麦田当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褚世海,魏守辉,黄红娟,张朝贤. 2015

[5]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粳40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培德,杨国才,李珍连,刘凯,陈志军,周雷,徐华山,闸雯俊,李三和,游艾青. 2020

[6]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大蒜产量构成的影响. 姚明华,王飞,陆秀英. 2007

[7]晚籼9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良军,万正煌,李莉,刘昌燕,陈宏伟. 2017

[8]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董静,李梅芳,许甫超,葛双桃,王贤智,李龙甫. 2010

[9]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秋辣椒产量及发病率的影响. 王飞,姚明华,李宁. 2010

[10]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鄂大麦263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董静,许甫超,秦丹丹,葛双桃,徐晴,李梅芳,杨玉波. 2018

[11]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早春辣椒产量的影响. 姚明华,王飞. 2010

[12]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鄂麦18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葛双桃,董静,王贤智. 2009

[13]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14]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15]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陈少愚,赵锋,李阳,程建平,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2015

[16]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双来,李登荣,胡诚,乔艳,李四斌,陈云峰. 2012

[17]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18]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1

[19]湖北省早稻主栽品种中镉含量差异性研究. 龚艳,胡定金,彭立军,闻胜. 2016

[20]施氮水平对“油-稻-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莫菁华,王振,陶玉池,侯文峰,周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