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的抗病性和耐旱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淼平 1 ; 张增艳 2 ; 周小青 2 ; 姚金保 2 ; 任丽娟 2 ; 杨学明 2 ; 马鸿翔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TaPIMP1;小麦;转基因;抗病;耐旱

期刊名称: 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ISSN:

年卷期: 2011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病害和逆境是影响小麦高产和稳产的主要因素,通过转基因方法可以将一些调控基因导入小麦,从而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将由组成型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MYB转录因子TaPIMP1基因导入常规小麦品种扬麦158,从转基因后代中筛选到在叶片中TaPIMP1基因的表达比受体对照扬麦158提高42.7%和70.9%的B64和B208株系。病害鉴定结果表明,由于TaPIMP1基因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有明显提高,B64和B208的小麦纹枯病平均病情指数只有31.0%和33.8%,而受体对照扬麦158为51.4%;在赤霉病病害严重的2010年,B64和...

  • 相关文献

[1]转TaPIMP1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分析(英文). 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张鹏,周小青,马鸿翔. 2014

[2]转TaPIMP1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分析(英文).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张鹏,周小青,马鸿翔. 2014

[3]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周小青,张增艳,董娜,马鸿翔,姚金保. 2011

[4]转MYB基因小麦耐旱性的初步分析. 周淼平,周小青,姚金保,张增艳,张鹏,杨学明,马鸿翔. 2013

[5]转TaPIMP1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基因表达. 周小青,周淼平,张增艳,陈怀谷,姚金保,马鸿翔. 2011

[6]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纪中,吴小有,张巧凤,付必胜,蔡瑾,蔡士宾. 2019

[7]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 蔡瑾,张巧凤,付必胜,郭炜,翟文玲,刘颖,吴小有,吴纪中. 2023

[8]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连麦12及其栽培技术. 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谭一罗,孙中伟,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2022

[9]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余桂红,孙晓波,张旭,周淼平,马鸿翔. 2013

[10]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1]转Gastrodianin基因提高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 周淼平,杨学明,姚金保,任丽娟,张增艳,马鸿翔. 2012

[12]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叶兴国,程红梅,徐惠君,杜丽璞,陆维忠,黄益洪. 2005

[13]小麦与赤霉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林凡云,陆琼娴,杨慧勇,徐剑宏,祭芳,史建荣. 2007

[14]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15]转TaPK-R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6]抗茎腐病转基因小麦新种质的筛选.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杨丹. 2014

[17]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程红梅,徐惠君,杜丽璞,陆维忠,黄益洪. 2005

[18]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9号. 黄志勇,费跃. 2002

[19]蔬菜抗病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姜永平,陈惠. 2002

[20]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 林添资,周义文,钱华飞,李闯,景德道,龚红兵,余波,曾生元,刁立平,盛生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