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段学艳 1 ; 杨海峰 1 ; 樊云茜 1 ; 卫玲 1 ; 刘博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临葵1号;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7 期
页码: 925-926+987
摘要: 食用向日葵临葵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不育系0801A为母本、恢复系0837C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优质、早熟,并提出了临葵1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 相关文献
[1]食用向日葵晋葵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张超美. 2016
[2]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引种试验初报. 贾爱红,王鹏冬,杨新元,张学武,张捷. 2013
[3]杂交食用向日葵引种比较试验研究. 贾爱红,杨新元,王鹏冬,张学武,张捷. 2014
[4]吕梁市食用向日葵高效栽培技术. 降云峰,王文浩,闫玉星,张利民. 2016
[5]山西中部冬小麦复种食用向日葵的效益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张红. 2018
[6]山西省“三区”食用向日葵综合简约化栽培技术的总结和启示. 闫玉星,郑洪元,王文浩,刘文俊,何丽芬,张红,张超美. 2018
[7]山西省食用向日葵复播简约化栽培技术. 郑洪元,王文浩,刘文俊,何丽芬,闫玉鑫,张超美. 2015
[8]食用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超美,张海燕,吕瑞洲,郑洪元. 2012
[9]山西复播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刘文俊,郑洪元,王文浩,何丽芬,闫玉星,张超美. 2016
[10]玉米新品种强盛389. 冯铸,许晶,王笑,唐丽微. 2018
[11]玉米品种德育丰568及栽培技术. 程宏,史海萍,冯瑞云. 2020
[12]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燕,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李彦良,王富荣. 2019
[13]杂交食葵新品种太食6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变红,雷伟,吴新明,杨芬. 2019
[14]饲草高粱杂交种晋草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杜志宏,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牛皓,王玉斌. 2019
[15]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8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曹昌林. 2013
[16]玉米杂交种晋单32号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岳焕荣,李育才,刘根科. 2000
[17]晋单33玉米杂交种选育报告. 苏申酉,解晓青,杨俊文. 2002
[18]抗旱稳产早熟玉米新品种忻抗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中东,王黄莺,何雪峰,赵力. 2005
[19]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忻玉106'选育技术及栽培技术. 王文彦. 2016
[20]玉米新品种和世利16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张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研究
作者:刘博;卫玲;乔羽佳;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关键词:黄淮海夏大豆;性状;相关;回归;聚类
-
酸雨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丽;刘博;李红铁
关键词:酸雨;大豆;Ca2+;抗性;策略
-
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作者:杨海峰;段学艳;卫玲;刘博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遗传率
-
叶面喷施硒肥对黑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关键词:叶面喷硒;黑大豆;生长;蛋白质;脂肪
-
硒肥对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卫玲;肖俊红;刘博;段学艳;杨海峰
关键词:硒肥;黑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大粒红小豆新品种晋小豆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建宏;韩文清;申虎飞;卫玲;张定一
关键词:红小豆;晋小豆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5种元素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关键词:肥料应用;大豆;产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