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志林 1 ; 唐君 1 ; 张允刚 1 ; 赵冬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薯;基因型;愈伤;诱导;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0 年 19 卷 09 期

页码: 203-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研究,筛选出适宜商薯19植株再生的添加NAA等不同激素的培养基配方,同时采用最佳培养基,分析其他10个甘薯品种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商薯19植株再生能力较强,最佳诱导一次性成苗培养基为添加NAA 0.1 mg/L的MS培养基;商薯19不同外植体植株再生能力由强到弱为茎段>叶片>叶柄,芽分化率分别为50%~55%、41.7%~45%、40%。

  • 相关文献

[1]ABA对甘薯体细胞胚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闫会,王欣,李强,张允刚,马代夫. 2012

[2]霞晖6号桃离体快繁及叶片愈伤诱导技术.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周懋. 2018

[3]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4]辣椒全基因组测序材料Capsicum annuum cv.CM334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根莲,张凯,郭广君,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戈伟,王述彬. 2019

[5]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6]NAA和6-BA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马飞,谢逸萍,李秀英. 2003

[7]不同甘薯材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 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 2012

[8]外植体对甘薯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唐君,赵冬兰,刘亚菊. 2004

[9]徐紫薯8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体细胞胚发生. 闫会,谢昊,后猛,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 2019

[10]甘薯子叶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分化. 薛启汉. 1987

[11]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12]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13]低钾胁迫下不同钾效率甘薯的钾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汪吉东,王火焰,许仙菊,宁运旺,张永春,周健民,陈小琴. 2016

[14]菜用型甘薯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基因型差异. 曹清河,魏猛,唐君,周志林,赵冬兰,张安,李昂. 2013

[15]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农艺性状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闫会,李强,张允刚,后猛,唐维,王欣,刘亚菊,马代夫. 2017

[16]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农艺性状及结薯习性的影响(英文). 闫会,李强,张允刚,后猛,唐维,王欣,刘亚菊,马代夫. 2017

[17]大麦花药培养及其在啤酒大麦育种中的应用. 陈和,李安生,黄如鑫,李呜,沈会权,陈健,陈晓静. 2001

[18]不同品种朱顶红的不定芽诱导试验. 张晓燕,高年春,曹荣祥,张宁宁,阎美玲. 2007

[19]红掌愈伤组织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曾燕楠,张宁宁,衡燕,邵和平,张琼. 2012

[20]睡莲不同杂交组合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孙春青,戴忠良,潘跃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