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对水稻苗POD、SOD活性及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秀娟 1 ; 甘林 1 ; 阮宏椿 1 ; 杜宜新 1 ; 李科 1 ; 陈福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品种;稻瘟病;氮肥;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11 年 40 卷 01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酶活性变化与水稻植株抗稻瘟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增施氮肥后,3个品种水稻苗的POD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水稻植株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苗期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水稻苗瘟和叶瘟病的发生,且感病品种汕优63的SOD、POD活性和病情指数变异幅度显著大于抗病和中抗品种.3个品种水稻苗POD活性与苗瘟病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13、-0.9726和-0.8487;而SOD活性与苗瘟病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09、0.9649和0.9579,说明氮肥对水稻保护酶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 相关文献

[1]氮、钾、硅肥对水稻苗生长和抗瘟性的影响. 杨秀娟,朱春雨,杜宜新,阮宏椿,关瑞峰,陈福如. 2008

[2]水稻品种(组合)抗褐飞虱鉴定技术规程. 邱良妙,陈爱华,刘其全,施龙清,占志雄. 2020

[3]福建省稻瘟病菌毒性类型及部分水稻品种(组合)抗病性. 杨秀娟,朱春雨,阮宏椿,杜宜新,关瑞峰,陈福如. 2008

[4]抗感稻曲病水稻品种的生殖期性状分析. 甘林,林廷邦,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3

[5]123份水稻重要品种的SSR核心标记指纹分析. 田大刚,林艳,刘华清,苏军,陈在杰,颜静宛,许彦,王锋. 2013

[6]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 2014

[7]水稻稻曲病室内人工接种技术. 杨秀娟,王舒婷,阮宏椿,石妞妞,甘林,陈福如. 2011

[8]福建省稻瘟病菌致病型及部分水稻品种的抗瘟性. 杨秀娟,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关瑞峰,王茂明,王伟新. 2007

[9]福建省稻瘟病菌的致病型及其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研究. 杜宜新,李科,杨秀娟,阮宏椿,甘林,陈福如. 2010

[10]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王锋. 2019

[11]水稻材料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鉴定与定位. 梁廷敏,郭新睿,陈子强,田大刚,陈在杰,王锋,陈松彪. 2018

[12]利用BSA-Seq方法鉴定谷丰B抗稻瘟病基因. 陈子强,陈松彪,郭新睿,颜静宛,田大刚,李刚,王锋. 2021

[13]国外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与评价. 朱业宝,方珊茹,沈伟峰,陈立喆,江川,王金英. 2020

[14]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水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筛选. 邓云,田大刚,苏妍,张洁薇,吴建文. 2020

[15]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育种利用及稻瘟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杨德卫,王莫,韩利波,唐定中,李生平. 2019

[16]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综合抗性评价. 曾慧芳. 2018

[17]稻瘟病抗源亲本梧农1号的研究和利用. 王乌齐,甘代耀,江文清,郑良. 1999

[18]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归类分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刘鹏,魏毅东,陈由强,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9]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陈睿,陈子强,凌波,农雯,田大刚,陈建民. 2024

[20]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抗稻瘟病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水稻改良新恢复系. 田大刚,陈在杰,陈子强,林艳,周元昌,陈松彪,王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