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审小麦新品种宁麦35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金保 1 ; 杨学明 1 ; 张鹏 1 ; 余桂红 1 ; 何漪 1 ; 王化敦 1 ; 范祥云 1 ; 马鸿翔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宁麦35;产量;构成因素;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36-139

摘要: 宁麦3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宁麦8号、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9号4个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采用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61%和3.82%。熟期较对照扬麦20略早,有效穗数466.0万穗/hm2,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5.0g。中抗赤霉病,品质属中强筋。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相对较小。宁麦35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应是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并兼顾提高千粒重。

  • 相关文献

[1]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 黄志勇,郭长佐,顾克余,费跃. 2000

[2]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3]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效栽培途径. 黄志勇,郭长佐,费跃,顾克余. 1999

[4]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狄佳春,钱大顺,张香桂,陈旭升. 2000

[5]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6]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7]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8]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9]通扁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宋益民,姜永平,章洪娟,邱海荣. 2015

[10]新白花桃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黄海,杨修林. 2002

[11]小麦新品种淮麦28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2

[12]大麦新品种申海麦2号的特征特性及选育过程. 张明生,杨力,王怡,张志奇,刘翠红,李锦斌,邵明鹏,严传兰. 2015

[13]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季张娟,卢玉兵,徐建华. 2009

[14]海门青皮长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刘水东,姜永平. 2015

[15]薄皮甜瓜新品种青枫香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闫洪朗,王康,何林池,魏小云,管永华,茅赛赛. 2020

[16]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选育研究.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何漪,王化敦,范祥云. 2024

[17]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包月红,郜思宁,张鹏,任丽娟,张平平,周淼平. 2012

[18]宁麦10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9]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淮玉796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余艳欢,朱庆权,周立洋,谢庆春,贾波. 2023

[20]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盐油杂9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陈志爱,韩配配,倪正斌,万林生,孙红芹.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