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立强 1 ; 张景勇 2 ; 孙宇 1 ; 贺斌斌 1 ; 张伟 2 ; 陈迪 1 ; 朴仁哲 1 ; 赵洪颜 1 ;
作者机构: 1.延边大学农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钼肥;性状;Meta分析;影响因子;自然条件;管理措施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288-2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在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整体分析施用钼肥对大豆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系统量化分析种植地区、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品种和施肥播种措施等影响因子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构建合理钼肥施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收集并整理1971—2021年发表的钼肥施用种植大豆相关文献,以Meta分析方法定量统计,整体分析施用钼肥对大豆生长性状、产量因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系统分析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下施用钼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收集到98篇文献,6 612组数据。与不施钼肥相比,施用钼肥可显著增加大豆地上部干重(17.9%)、叶面积指数(15.52%)、茎粗(13.77%)、叶绿素含量(12.06%)、分枝数(8.95%)、主茎节数(1.35%)、根瘤数(26.05%)、根干重(23.37%)、根系活力(19.54%)、侧根数(9.22%)、单株荚数(16.72%)、单株粒数(13.21%)、百粒重(3.83%)、产量(16.99%)和蛋白质含量(7.25%)。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施用钼肥对增加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效果最好,分别增加23.62%、10.37%和3.665%。钼肥拌种施用更有益于大豆产量的增加;拌种和叶面喷施同时进行有助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施用钼肥配合穴播播种对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效果更好。大豆早熟品种配合砂质土,降水量800~1 500 mm、年平均温度>15℃、年日照时数1 100~2 200 h条件下更适合大豆增产。大豆晚熟品种配合黏质土土壤施用钼肥后高温、多雨和少日照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低雨、低温、多日照更有助于大豆脂肪的积累。在我国大豆种植区施用钼肥,尤其是在温度高、日照时数较少和降水量为600~1 500 mm的地区,对于改善大豆的生长性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大豆品种对花期低温反应的研究. 王萍,陶丹,宋海星,宋立泉,张玉华,袁鹰,冉彦中,尹田夫. 2000
[2]果树保栽活促长好的技术措施. 李梦雁,冯美琦. 1994
[3]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耿慧,徐安凯,刘卓,金春花,庞建国,王志锋. 2010
[4]冬季笼养獭兔管理措施. 杨丰福. 2002
[5]Meta分析在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党聪,汪芳,卢增斌,叶恭银. 2020
[6]《玉米科学》立足自身打造精品期刊. 李时群,李万良,王玮. 2006
[7]犊牛直线育肥效果影响因子研究. 齐宝林,侯广军,郎洪彦,王浩,吕礼良. 2008
[8]蕨菜孢子人工繁殖技术及影响因子. 韩喜国,任英,刘春光,王晓慧. 2017
[9]热带亚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杂交F_1代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迅,朝格图,董海合,王芳,李秀辉. 2000
[10]玉米优良种群性状的综合筛选.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9
[11]吉单96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林志,李淑华,檀鹤,周洪亮,闫健,李明,荆绍凌. 2018
[12]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大面积示范效果研究. 王素芹,郑殿臣,李德陆,于永恒,于慧玲,徐秀杰,赵洪祥,方向前. 2019
[13]东北地区杂草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 袁晓丹,赵国臣,柳参奎,吴明根. 2006
[14]玉米淀粉含量和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刘文国. 2006
[15]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钟彦涛,方向前,乔志一,王瑞荣,孙春生,滕占春,张文君,杨宝君,张凤喜. 2017
[16]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 Ⅲ.不同施氮水平对品种性状及整齐度的影响. 张俊国,李彻,张三元,石玉海,杨桂兰,赵劲松. 2000
[17]吉林省中矮秆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王鼐,刘红新,苏颖,李玉发. 2006
[18]苜蓿品种比较研究初报. 于淑梅,付友谊,耿慧,庞建国. 2005
[19]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滕占春,方向前,乔志一,钟彦涛,王瑞荣,孙春生,杨宝君,张文君,李忠芹. 2017
[20]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李淑华,孙志超,荆绍凌,苏桂华,王秀芬.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路明;王薪淇;张伟;郑淑波;刘文国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创新路径
-
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朱岚清;饶德民;邢伟明;程彤;赵婧;赵娜;亓立强;张伟;孟凡钢
关键词: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群体光合;农艺特性;产量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基于改进YOLOv7的杂交大豆苗期胚轴颜色检测模型
作者:于春涛;李金阳;石文强;亓立强;关哲允;张伟;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胚轴颜色检测;YOLOv7网络;目标检测
-
蚜虫危害与玉米果穗镰孢菌组成及毒素污染关系分析
作者:柴海燕;潘艺元;白雪;孟玲敏;张伟;吴宏斌;王义生;高月波;贾娇;苏前富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玉米蚜虫;真菌毒素
-
作物光合效率对逆境适应及提高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饶德民;董青松;程彤;于德彬;亓立强;赵婧;闫晓燕;孟凡钢;张伟
关键词:光合作用;胁迫;光合效率;作物产量
-
施药对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的病虫害防效及保产作用
作者:吴宏斌;张伟;苏前富;孟玲敏;贾娇;白雪;王义生;张振铎;孙嵬;高月波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效;品种抗性;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