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国鹏 1 ; 谷勇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
2.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关键词: 玉米品种;玉米大斑病;抗病性
期刊名称: 农业技术与装备
ISSN: 1673-887X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11-12
摘要: 通过对山西省6个主推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抗性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对大斑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先玉335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较差,晋单42的抗性较高;大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长率由高到低的玉米品种依次为:先玉335>农大108>农大3138>晋单38>并单5号>晋单42;不同年份,先玉335的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在严重发病年份,其病情指数高达65.8±7.68,较轻发病年份的病情指数为53.2±4.23。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对山西各地区大斑病生理小种抗性初探. 张治家,张红,杜慧平. 2013
[2]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俊伟,王建军,邵林生,李彦良,赵变平,贾鑫,罗绮,杨海鹏,王富荣. 2018
[3]不同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宫帅,翟广谦,张中东,郭正宇. 2016
[4]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王慧慧,张文忠,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6
[5]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之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张治家,张红,杜慧平. 2013
[6]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研究.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冬梅. 2011
[7]杂交玉米养分利用遗传特性与产量潜力的关系. 褚清河,田齐建,张威. 2018
[8]山西省中晚熟玉米种植区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分析. 李作一,段宏凯,田森林,郑丽萍,刘海,王艳娟,李爱军. 2018
[9]山西省玉米新品种抗大斑病鉴定. 杨俊伟,王建军,赵变平,李彦良,贾鑫,王富荣. 2020
[10]玉米新品种晋坤玉1号选育及应用. 张文忠,芦明,王慧慧,申海斌. 2020
[11]盛玉688玉米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肖建红,任志强,卜华虎,杨慧珍,张丛卓,张宁. 2020
[12]基于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对两种玉米品种优势特性的研究. 苏晓慧,逯美红,张蕾,刘智星,成锴. 2020
[13]盐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筛选. 贾丹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杨治平. 2016
[14]玉米新品种潞玉1681选育报告. 芦明,武志兴,郭文忠,张文忠,宋丽,李伟. 2019
[15]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16]五寨玉米品种试验及应用性评价. 王建雄,张姝鑫,韩启亮,韩美善. 2013
[17]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18]山西省中晚熟区玉米品种的评价体系研究. 刘海,李作一,田森林,段宏凯,郑丽萍,王艳娟,李爱军,李卫东. 2018
[19]晋单号玉米品种选育回顾及种质利用分析.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贾春花,何雪峰,马淑文. 2005
[20]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 程永钢,段宏凯,闫建宾,程彦俊,贺文文,穆艳芳,李卫东,冯万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人工捕杀对棕色田鼠的防控效果研究
作者:李卫伟;邹波;王国鹏;王丽英
关键词:棕色田鼠;鼠害防治;人工防治
-
3种物理控制技术对棕色田鼠的控制效果
作者:李卫伟;邹波;王国鹏;王丽英
关键词:棕色田鼠;鼠害防治;物理控制
-
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晋稻13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于晓慧;李广信;王广元;梅青;王国鹏
关键词:晋稻13号;施氮量;栽插密度;产量
-
农业常用灭鼠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国鹏;李卫伟;邹波;郝学红
关键词:农业鼠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高产优质早熟水稻品种晋稻13号的选育
作者:梅青;王广元;李广信;于晓慧;王国鹏
关键词:晋稻13号;选育;特征特性
-
山西省春秋各季灭鼠技术要点
作者:邹波;周恩芳;韩金巧;王国鹏;侯玉;李卫伟;张小芳
关键词:山西省;鼠类;灭鼠;捕鼠
-
棕色田鼠危害现状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卫伟;王国鹏;邹波;王丽英;吴丽
关键词:棕色田鼠;危害现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