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茄穴盘育苗营养面积选择试验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司亚平 1 ; 何伟明 1 ; 陈殿奎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轻基质穴盘育苗在国外亦称为“塞子苗 生产”(1)。根据蔬菜生产的需求和作物不同, 穴盘种类不同,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苗盘外形 规格多为宽27cm,长54cm,因其中所含穴 孔数不同,分为392孔, 288孔, 128孔和72 孔等,故苗子在不同孔数的苗盘中生长发育,其所占用的营养面积不同。 据报道:营养面积对幼苗质量影响较大[2],育苗期的栽植密度与苗的发育和营养状态有关,它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发育[3]成苗期间秧苗的生长受营养面积的影响达三分之二以上[4] 北京地区春季传统育苗多采用较大营养面积的营养土方或塑料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是对这一传统育苗方式的改革。已运行生产的北京花乡育苗场和四季青育苗场均采用72孔和128孔育苗盘生产成苗,为探讨不同营养面积的育苗盘对番茄苗期生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特设定此试验,为春季穴盘育苗提供技术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日本温室中进行,番茄品种选用佳粉一号。1990年2月22日播种,育苗基质为草炭和蛙石(2:1混合),并均匀掺入荷兰产复合肥(N:P。K为15:15:15),掺入量为基质体积的1/300,折合N, P。O。,K。O含量均为500 X 10-’ 育首盘选用128孔和72TL,每株营养面 积分别为3.4cm见方和4.scm见方。 播种后3周开始进行幼苗生长势调查,以后每隔两周调查一次,调查项目包括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干重,地下部鲜重、干重等。苗龄65天时,实验室分析测定植株氮、磷、钾含量,并将两种处理的番茄苗定植于温室栽培槽内。 栽培槽长8.gm,宽0.gm,以草炭蛙石作栽培基质。槽内定植两行,株距27cm,每处理定植10株,3次重复。定植前栽培槽内普施荷兰氮磷钾复合肥( 15: 15 t 15)’0.75kg,生长期中进行两次开沟施肥,第一次于5月22日施入磷酸氢二按o.75kg(罗马尼亚产N22qO,P。O。22q0),尿素0.25kg(N46啦)。第二次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2g(荷兰产15:15:15)。结合施肥进行浇水,植株留二穗果摘心,6月11日始收,并进行测产,7月12日采收结束。 结果与分析 一、番茄秧苗在不同孔径育苗穴盘中的生长发育进程 番茄秧苗生长在不同孔径的育苗穴盘中,其营养面积不同,生长发育速度亦不同。成苗时调查番茄秧苗各数量性状表现如下。 表1证实番茄成苗时72孔苗各项生育指标都优于128孔苗,根据对以上两个处理五项数量性状数值的士测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都在1%极显著差异水平。 生育期间各数量性状的增长曲线进程表现为苗龄三周时两个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苗龄的增长,生长量逐渐增大,并逐渐拉开距离,其中尤以72孔苗茎叶鲜重、根鲜重的增长速度与128孔苗相比差距较为显著(图1、图2、表2)。、. 江口的试验证明了密植使幼苗的茎叶重轻,反之,则茎叶重增加,叶的展开亦受株距的影响(5)。藤井指出:幼苗营养面积对番茄幼苗生育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在幼苗较小时差异不大,随着幼苗的生长,密集区叶片展开迟缓,茎叶鲜重显著减少(4)。本试验结果亦证实了上述观点。 二、番茄秧苗在不同孔径育苗穴盘中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速度 番茄苗期根部营养面积不同,其叶面积的增长速度不同,从表3观察到128孔苗和72孔苗叶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苗龄5周到7周时,增长比率分别为301畅,48了项。苗龄7周到9周时,72乳苗叶面积增长比率比5~7周时有所下降,为323q0,128孔苗叶面积增长比率则大幅度下降,仅为1534o。这一结果分析认为。L28孔苗在苗龄7周以后。其营养面积可能已不适于植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对叶面积的增长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采取不同孔径育苗穴盘育苗,其苗龄应有所不同,此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干物质含量在苗龄3周时,72孔苗和128孔亩无显著差异,从5周开始呈显著性差异,72孔苗干物质含量增长速度大大高于128孔苗,7周开始,72孔苗平均每株于物质含量是128孔苗的两倍之多,分析认为:番茄秧苗在不同孔径的育苗盘中生长,其根部营养面积不同,影响了叶面积的生长速度,而叶面积的增长与干物质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故而造成番茄秧苗同化产物积累的差异。。三、对无机元素吸收量的影响 从表4中看出:128孔苗和72孔苗吸收钙和镁基本相同,氮、磷、钾的吸收量表现为72孔苗比128孔苗分别提高39.8q0、25.8q0、28.3q0。 四、不同孔径育苗穴盘育苗对番茄成苗素质、生育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128孔苗和72孔苗成苗时,它们的壮苗指数显著不同,t测验结果呈0.01极显著差异水平,同样,幼苗绝对生长速率G值亦呈0.01极显著差异水平。从表5中可以看出;壮苗指数和G值与早期产量密切相关,72孔苗壮苗指数和G值是128孔苗的2,38倍、2.ic倍,则小区平均早期产量是128孔苗的1.87倍,但小区平均总产量则表现出128孔苗比72孔苗提高1669.3g。’ 藤井指出:窄株距的密植育苗,高部位的花芽分化期就非常迟缓,发育也慢[。),本试验得到相同结果,72孔苗和128yL苗的第if穗节位均为6.9,而第2穗节位分79是10.2、11.3。128孔备比72孔苗提高了1.1节,由于128孔苗第2穗节位上升,其营养叶平均增加了1片,光合产量增加,因此其后期产量增加,超过了72孔苗总产量。 结论 一、采用72孔和128孔育苗穴盘育番茄就在苗龄3周时幼苗生长发育速度无显著差异,3周后,72孔苗生长速度快于i28孔苗。 二、128孔苗比72孔苗第2穗花芽分化期推迟,坐果节位提高。 三、72孔苗比128孔苗的早期产量提高,但总产量低于128孔苗,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生产目的,采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 四、128孔苗在苗龄7周后表现出营养面积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育苗苗龄的长短应随育苗营养面积的不同而作相应调整,即营养面积越小,苗龄应越短,这一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试验研究。番茄穴盘育苗营养面积选择试验初报@司亚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00081 @何伟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00081 @陈殿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00081l陈殿奎.蔬菜机械化育苗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蔬 菜, 1990( 1) 2陆帼一等.番茄壮苗指标的初步研究.中国蔬菜, 1984(1) 3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编.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 111~200 4葛晓光等.蔬菜育苗技术及理论。93—100 5杉山直仪编著,赖俊铭译.蔬菜的发育生理和栽培技 术.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