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学军 1 ; 缪亚梅 1 ; 汪凯华 1 ; 陈满峰 1 ; 马祥建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夏大豆;鲜食品种;“通豆6号”;选育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105-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 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 cm,宽1.34 cm,鲜籽百粒重70.2 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 647.1 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 492.3 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 500.8 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 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 相关文献

[1]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季张娟,陈满峰,唐明霞,卢玉兵. 2012

[2]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10

[3]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0号'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4]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5]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6]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的选育.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万玉玲. 2012

[7]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的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10

[8]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3的选育及栽培. 姚梦楠,周恩强,周瑶,王永强,薛冬,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 2023

[9]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赵志鑫,傅蒙蒙,李曙光,王亚琪,余希文,杨加银,徐海风. 2023

[10]高蛋白高产夏大豆品种淮豆16的选育. 李曙光,傅蒙蒙,王亚琪,余希文,赵志鑫,徐海风. 2024

[11]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 梁长东,温以斌,樊继伟,李荣花,杨和川,李冠喜,代慧敏. 2015

[12]4个鲜食葡萄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 李阿英,王西成,刘丹,赵密珍,钱亚明. 2014

[13]夏大豆新品种徐豆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齐玉军,王宗标,徐泽俊,王幸,孙振业. 2016

[14]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15]江苏淮北地区夏大豆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改良与展望. 冯其虎,张复宁,杨加银. 1991

[16]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17]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8的选育.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 2014

[18]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6

[19]优质早熟夏大豆淮豆7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徐海斌,杨加银,徐海风,张复宁,徐维龙. 2007

[20]240g/L烯草酮乳油对夏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徐红梅,冒宇翔.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