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洪军 1 ; 朱平 2 ; 彭畅 2 ; 张秀芝 2 ; 李强 2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无机氮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318-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等氮量投入条件下,长期使用不同有机物料替代无机肥的适宜比例对玉米氮养分累积、运移和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以为吉林黑土区春玉米高效施肥,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公主岭)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设5个不同处理,即:不施肥(CK)、氮肥(N)、氮磷钾化肥(NPK)、粪肥+NPK(MNPK)、秸秆还田+NPK(SNPK)。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分析玉米植株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和累积量以及运移比例,计算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在玉米各生育时期,MNPK处理氮素累积量均高于NPK和SNPK处理;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氮素累积量为19.67~86.44 kg/hm2,其中MNPK氮素累积量达到86.44 kg/hm2,为氮素累积量增加最多、吸收速率最快的时期;在成熟期,MNPK、NPK、SNPK、N和CK处理植株氮素总累积量分别达到286.2、276.2、249.4、151.7和63.6 kg/hm2,SNPK处理氮素累积量略低于NPK处理,MNPK显著高于NPK和SNPK(P<0.05)。MNPK、SNPK、NPK和N处理中,叶和茎鞘总氮素转移量分别为99.0、79.7、87.2和41.8 kg/hm2,总的转移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51.0%、47.7%、47.2%和43.4%,以MNPK处理的总氮素转移量和转移氮素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各处理中,MNPK、NPK和SNPK三个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均大于60kg/kg,以MNPK最高,达到65.4 kg/kg。与化肥NPK处理比较,SNPK氮素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MNPK处理土壤无机氮的含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一直高于化肥NPK处理,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达到最高,达到60.83 mg/kg,并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结论】长期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不仅能有效调节氮素积累和转运,还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适宜氮用量为165 kg/hm2时,以农家肥氮替代70%,或秸秆氮替代30%化肥氮素,既减少化肥氮投入,又增加了土壤供氮能力,因此,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是吉林省黑土区春玉米氮素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杨建,于雷,张磊,谢佳贵. 2015

[2]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茬口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MENG Wei-wei,孟维伟,张正,ZHANG Zheng. 2017

[3]春玉米控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XIE Jia-gui,谢佳贵,YIN Cai-xia,尹彩侠,ZHANG Yu-xin,张玉欣. 2008

[4]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现状及未来增产途径分析. WANG Li-chun,王立春,WANG Yong-jun. 2008

[5]春玉米吸钾能力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对钾肥效率的影响. 张宽,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尹彩侠,张国辉,侯云鹏. 2005

[6]磷肥在黑土春玉米连作区对玉米后效作用的研究. 谢佳贵,张宽,王秀芳,王立春,张国刚. 2004

[7]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氮变化特征的影响. 陈传,侯海鹏,李强,朱平,张振勇,董志强,赵明. 2010

[8]东北春玉米耐老化膜覆盖及留高茬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效应研究. 初振东,李少昆,谢瑞芝,王克如,刘武仁,柏军华,郑金玉. 2007

[9]化肥及其施用技术对春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王立春,王秀芳,谢佳贵,张国刚,张宽. 2004

[10]影响春玉米钾肥增产效果与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王秀芳,张宽,王立春,张国刚,谢佳贵. 2004

[11]粘虫危害模拟及对吉林春玉米物质生产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李刚. 2015

[12]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Xie Jiagui,谢佳贵,Hou Yunpeng,侯云鹏,Yin Caixia,尹彩侠,Kong Lili,孔丽丽,Qin Yubo,秦裕波,Li Qian,李前,Wang Lichun. 2016

[13]化控提高高密度种植春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刘志铭,盖旭东,兰天娇,孙宝龙,吕艳杰. 2019

[14]不同氮肥对东北春玉米田N2O昼夜排放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王永军. 2019

[15]滴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 2017

[16]化控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形态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赵洪祥,方向前,闫伟平,张丽华,谭国波. 2017

[17]抓住技术研究重点 补齐增产技术体系短板——以东北春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7

[18]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立春,张国辉,张玉欣,苏春辉. 2009

[19]灌浆期模拟粘虫危害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Lamine Diallo,李刚. 2015

[20]提高春玉米主产区玉米单产的技术途径. 王立春,边少锋,任军,刘武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