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光周期特性研究 Ⅱ.不同光照对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言章 1 ; 何元农 1 ; 王清华 1 ; 黄建斌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耕作室

关键词: 大豆;光周期;生态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27-32

摘要: 在贵州的镇远县(海拔464m,北纬27°07′)用3个短光敏感程度不同的品种,在生育期间以自然光照(光周期平均近似值14L+1OD)为对照,用短光照(12L+12D、12.5L+11.5D及13L+11D)分别在全生育期、花前及花后处理。结果随短光而缩短生育期,但各品种的生育期到一定短光限度就不再缩短。平果豆为12.5L+11.5D,镇远青皮豆与黔豆一号13L+11D,且比当地自然光照时数缩短1~1.5小时已达极限。在极限以上光照,花期随缩短光照而缩短,开花总数也随之减少,表现最高开花数的光照时数,平果豆与黔豆一号为13L+11D,镇远青皮豆为14L+10D,(自然光照)。花后结荚平果豆的光照以12L+12D,镇远青皮豆以12.5L+11.5D,黔豆一号以13L+11D为适宜。荚果发育与籽粒充实各品种均为12L+12D短先照较优。说明开花结荚与鼓粒时以比自然光照缩短为有利。7~8月的高温对结荚鼓粒有严重影响,而影响程度随光照缩短而减轻。较长光照财有利营养生长。因此各品种具有一定最适光周期要求,以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 相关文献

[1]大豆光周期特性研究 Ⅲ.大豆生殖生长时期延长光照对其生育的影响. 何言章,何元农,王清华. 1993

[2]贵州大豆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研究——Ⅱ.贵州大豆的区域生态及品种的区域适应性. 何元农,何言章,阮钜尧,罗湘媛. 1988

[3]竹生真菌及竹黄生物学研究进展(英文). 刘永翔,朱英,黄永会,刘作易. 2010

[4]贵州黎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 吴兴亮,朱国胜,郭永怡,钟金霞. 2006

[5]广西雅长兰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态分布. 吴兴亮,潘玉,连宾,邹芳伦,杨永联. 2007

[6]黔东南小香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潘永,王璇,文正常,张涛,刘艳,姜兆芳,张晓可,杨远飘,曾嵘,刘文涛. 2024

[7]黔西驮煤河生态观光果园规划. 吴康云,崔德祥,刘晓燕,罗福贤,朱继信,陶莲. 2004

[8]茶园遮荫对害虫及其天敌群落的影响. 王国华,韩宝瑜. 2010

[9]火龙果开花调控转录因子基因HpSO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严佳文,解璞,袁启凤,肖图舰,毛永亚,马玉华. 2018

[10]大白菜BraHHP基因家族鉴定及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周麟笔,马关鹏,杨巍,刘炼,刘峰,赵大芹. 2023

[11]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高媛,王小利,涂亮,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2

[12]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CO基因调控开花的转录组学分析. 杨龙姣,路雪萍,童伟杨,马培杰,罗文举,陈才俊,王小利. 2024

[13]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14]西南山区玉米大豆2:3间作大豆增产栽培技术.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龚丽娜,杨春杰,强兴明,李学武. 2016

[1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大豆和土壤中的氟噻乙草酯残留. 秦立新,张盈,伍贵方,段婷婷. 2015

[16]西南山区玉米大豆2??3间作大豆增产栽培技术.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龚丽娜,杨春杰,强兴明,李学武. 2016

[17]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杨春杰,谭春燕. 2012

[18]粮菜兼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的选育. 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黄建斌,谭春燕. 2011

[19]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20]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叶照春,何永福,陆德清,李鸿波,朱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