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肃张掖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需水特征及作物系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金华 1 ; 杨晓光 2 ; 曹诗瑜 3 ; 马忠明 3 ; 肖金香 1 ; 陈阜 2 ; 李玉义 4 ; 邱建军 4 ; 逄焕成 4 ; 任天志 4 ;

作者机构: 1.江西农业大学

2.中国农业大学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4.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种植模式;需水量;需水特征;作物系数;灌溉;节水农业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9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17-20

摘要: 根据甘肃张掖2007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农田水量平衡法,计算了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三种单作种植模式的需水特征和作物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需水量不同,充分灌溉下,春玉米需水量最大,各种植模式需水模比系数最大值均出现在作物生育后期;从全生育期作物系数平均值来看,春玉米(0.96)>春小麦(0.84)>马铃薯(0.83),作物系数最大值均出现在作物生育中后期,各种植模式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明显呈现"单峰"变化趋势。

  • 相关文献

[1]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吕晓东,曹诗瑜. 2012

[2]石羊河流域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的研究. 胡志桥,田霄鸿,张久东,包兴国,马忠明. 2011

[3]美国发展节水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强宏斌,钱加绪,赵含栋,崔增团,魏昭智. 2006

[4]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开发利用对策. 陈英,张福武. 2004

[5]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概况. 李守谦,马忠明. 1993

[6]绿洲灌区多熟种植现状潜力与开发对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柴强,高育峰,黄高宝. 2005

[7]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车宗贤,张立勤. 2011

[8]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9]种植模式和补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秦安振,雍蓓蓓. 2019

[10]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组分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谭雪莲,郭天文,马明生,张平良. 2018

[11]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刘晓峰. 2021

[12]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 2010

[13]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2024

[14]河西走廊5种作物种植模式的产量潜力估算. 孙建好,赵建华,李伟绮. 2012

[15]乌兰察布不同种植模式下胡麻带田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贾海斌,何海军. 2012

[16]覆盖种植方式和施氮对甘肃庆阳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环. 2017

[17]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包兴国,刘生战,舒秋萍. 2007

[18]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汪磊,谭美莲,叶春雷,罗俊杰,严兴初. 2016

[19]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2010

[20]鹰嘴豆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包兴国,杨蕊菊,舒秋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