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微 1 ; 梁军 1 ; 高悦 1 ; 侯佳明 1 ; 赵德 1 ; 李捷 1 ; 栾天浩 1 ; 李继洪 1 ; 高士杰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矮秆基因;恢复系;吉R109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20 年 017 期
页码: 19-20
摘要: 利用带有矮秆基因的保持系与恢复系杂交选育出特矮秆恢复系吉R109.该恢复系株高90cm,生育期108d,株型好,叶窄且上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15 10725052.X).利用吉R109组配出矮秆早熟高粱杂交种吉杂141,耐密植,种植密度突破30万株/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 相关文献
[1]高粱优良恢复系吉R105的选育与利用. 高士杰,李继洪,李伟. 2009
[2]强势高粱恢复系南133的创制与应用. 阎鸿雁,周紫阳,胡国宏,李光华,王江洪,马英惠. 2007
[3]高粱长穗型恢复系吉R107的选育与应用. 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王阳,马英慧. 2011
[4]高粱恢复系吉R5062的选育与应用. 高明超,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2015
[5]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时羽,闫昊,陈玉波,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韩康顺,李彦利. 2018
[6]粒用高粱恢复系选育和应重视的问题. 侯佳明,高悦,杨微,梁军,李捷,赵德,李继洪,高士杰. 2019
[7]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金成海,高明晶,周广春,全东兴,孟维韧,朴红梅. 2014
[8]东北新育成粳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开花习性研究. 刘晓兵,全东兴. 2015
[9]大豆骨干恢复系花和花粉数量的研究. 赵丽梅,彭宝,程延喜,孙寰,王曙明,张伟龙,王跃强,张井勇. 2008
[10]优良高粱恢复系南133的选育与利用. 马忠良,张淑君,周紫阳,王江红,闫鸿雁,李光华,马英慧. 2006
[11]利用轮回选择法创造粳稻三系恢复系的研究. 全东兴,陈温福,周广春. 2007
[12]拓进饲料领域促进高粱发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栾天浩. 2005
[13]外国抗蚜资源在吉林省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张淑君,马忠良,周紫阳,王江红,李光华,马英慧. 2004
[14]高粱杂交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李继洪. 2004
[15]关于高粱高产育种株型和穗性状改良. 高士杰. 2004
[16]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7]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周连生. 2009
[18]高粱新技术育种的实践与探讨. 马英慧,李光华. 2018
[19]高粱杂交种白杂8号的选育报告. 王鼐,李淑华,刘涛,闫会明,王瑛霞,孙彤,孔凡甲. 2000
[20]酒精型高梁杂交种"吉杂118". 李继洪.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的绿色革命
作者:陈冰嬬;唐玉劼;张丽霞;周宇飞;于淼;石贵山;王新鼎;李扬;高士杰;陆晓春;王鼐;刁现民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秆;矮化种质;矮化基因/QTL
-
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效果初探
作者:张强;朱晓敏;高悦;田志来
关键词:稻水象甲成虫;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
-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宇;高悦;周紫阳;王江红;吕鹏飞;唐玉劼;张洪友;王威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作者:孙嵬;潘艺元;苏前富;杨微;周佳春;高月波
关键词:蛾类害虫;种类组成;高空探照灯;虫源来源;群落多样性
-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作者:张强;张云月;朱晓敏;路杨;常雪;高悦;赫思聪;李茂海;田志来
关键词:东北大黑鳃金龟;蛴螬;球孢白僵菌
-
早熟、矮秆、耐密高粱雄性不育系吉1230A的创制与应用
作者:李继洪;朱末;高悦;王振国;邓志兰;王立新;蔡勤安;丁博;胡博;杨微
关键词:高粱;不育系;吉1230A;创制;应用
-
适于机械化的高粱杂交种吉杂17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高悦;侯佳明;丁博;赵德;梁军;杨微;李继洪
关键词:高粱;机械化;吉杂176;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