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菖蒲对水中阿特拉津污染的去除贡献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海 1 ; 夏凡 2 ; 李翠 1 ; 却晓娥 3 ;

作者机构: 1.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关键词: 水污染;黄菖蒲;阿特拉津;消解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0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2613-2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植物对水体阿特拉津(Atrazine,ATZ)污染去除的贡献,筛选适宜的修复植物,通过历时35 d的水培试验,比较了挺水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在抑菌(添加氨苄青霉素)和不抑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0.5、1、2、4 mg·L-1)ATZ的消解率和消解速率,以及ATZ在植物体内的运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TZ消解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ATZ初始浓度、微生物和植物均是ATZ消解率的显著影响因素,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ATZ初始浓度>微生物>植物.植物对ATZ消解的贡献率不抑菌处理(34%~49%)显著高于抑菌处理;微生物对ATZ消解的贡献率,无植物处理(28%~41%)显著低于有植物处理;ATZ初始浓度≤4 mg·L-1时,对植物去除污染物的贡献无显著影响(P=0.371),而对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贡献影响显著(P=0.039).黄菖蒲能够吸收ATZ并向茎叶转运,植物体内ATZ含量与ATZ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同时ATZ可在植物体内发生降解.因此,黄菖蒲对水培系统中ATZ的去除贡献较高,具有修复水体ATZ污染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黄菖蒲对阿特拉津胁迫的生理响应. 夏凡,李翠,陈传胜,王庆海. 2020

[2]芦苇对阿特拉津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与耐受性的关系. 王庆海,李翠,陈超,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2017

[3]阿特拉津胁迫对菖蒲的生理毒性效应. 李翠,温海峰,郑瑞伦,陈洁,马雪菊,王庆海. 2016

[4]模拟水体硝态氮对黄菖蒲生长及其氮吸收的影响. 王兵,温奋翔,肖波. 2016

[5]坡耕地草篱系统中土壤阿特拉津残留的迁移规律. 夏凡,陈传胜,李翠,陈超,何建荣,党宏忠,王庆海. 2018

[6]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泥沙和除草剂的去除效果. 肖波,萨仁娜,陶梅,王庆海. 2013

[7]免耕和草篱措施对径流中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李霞,陶梅,肖波,王庆海,陈建平. 2011

[8]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生植物中的阿特拉津残留. 张威,王庆海,张国安,李瑞华. 2011

[9]水体阿特拉津残留对水葱生物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庆海,张威,却晓娥,武菊英,张国安,肖波. 2011

[10]水体阿特拉津残留对千屈菜的毒性效应. 王庆海,张威,李翠,肖波,武菊英. 2011

[11]溴苯腈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及安全性评价. 贾春虹,赵尔成,贺敏,陈莉,靖俊杰,余苹中. 2018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氟啶胺在冬瓜上的残留行为. 靖俊杰,贾春虹,赵尔成,余苹中,贺敏,陈莉,王东. 2021

[13]粉唑醇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 余苹中,贾春虹,朱晓丹,陈莉,贺敏. 2014

[14]四氟醚唑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戴荣彩,陈莉,夏福利,陈家梅,余苹中. 2005

[15]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试验. 戴荣彩,陈莉,陈家梅,夏福利,余苹中. 2006

[16]小麦-玉米轮作下苄嘧磺隆在土壤和作物籽粒中的残留检测. 程燕,杨柳,赵波,任佳辉,潘立刚,杨宝东,张志勇. 2016

[17]易保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陈莉,戴荣彩,陈家梅,夏福利,余苹中. 2005

[1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草莓中氟吡菌酰胺和嘧霉胺的残留与消解. 贾春虹,吴俊学,赵尔成,王东,解安琦,杜晓颖,王飞飞,刘冰洁,靖俊杰. 2021

[19]四唑虫酰胺及其代谢物BCS-CQ63359在番茄中的消解规律与储藏稳定性研究. 余苹中,赵尔成,张锦伟,靖俊杰,陈莉,贺敏,陶燕. 2021

[20]扑海因悬浮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陈莉,戴荣彩,陈家梅,夏福利.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