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药培养与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炜 1 ; 陈琛 1 ; 叶春雷 1 ; 杨随庄 1 ; 欧巧明 1 ; 罗俊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分子标记;麦谷蛋白亚基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77-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快速获得携带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基因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的品质育种技术水平,利用引进的矮败材料与和尚头、甘春20号、临麦34号等10个不同品种(系)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了花药培养,获得了115份花培株系;利用PCR对花培后代株系及杂交亲本进行了优质贮藏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3个HMW-GS为 Bx7、 Bx14、 Dx5,3个LMW-GS为 Glu-A3ac、 Glu-A3d、 Glu-B3b。结果表明,在115份花培材料中, Bx7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4.78%,其余依次为 Glu-A3ac、 Dx5、 Bx14、 Glu-A3d和 Glu-B3b;获得了44份聚合4个亚基以上的材料;结合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了3份综合性状优异的小麦新品系AB158、AB167和AB332。本研究将花培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其结果可为提升小麦品质育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甘肃沿黄灌区主栽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琛,袁俊秀,刘风,王炜. 2020

[2]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粉品质性状相关基因分析. 杜晓霖,何瑞,展宗冰,刘风,白斌. 2024

[3]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王振军. 2003

[4]小麦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叶春雷,王炜,杨随庄,罗俊杰,刘风,陈琛,李静雯. 2019

[5]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中的应用. 王炜,叶春雷,杨随庄,陈琛,罗俊杰. 2018

[6]干旱胁迫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王炜,王剑虹,罗俊杰,陈琛,欧巧明,叶春雷. 2016

[7]CoCl_2和AGP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王炜,杨随庄. 2010

[8]小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和应用. 王炜,陈琛,欧巧明,叶春雷,罗俊杰. 2016

[9]退火温度T_m对小麦SSR扩增结果的影响探究. 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杨随庄. 2013

[10]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杨随庄,尚勋武,叶春雷. 2007

[11]西北地区和尚头小麦遗传多样性及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彦军,苟作旺,王兴荣,李玥,祁旭升. 2019

[12]RAPD分析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李静雯,欧巧明,张正英. 2008

[13]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 殷学贵,尚勋武,庞斌双,宋建荣,曹世勤,李金昌,张学勇. 2006

[14]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杨随庄. 2007

[15]小麦品种云麦5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刘鹏,陈璨,卢家玲,白斌,何中虎,夏先春. 2015

[16]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 2024

[17]成株抗性与全生育期抗性基因聚合培育抗条锈性小麦新品种. 白斌,杜久元,何瑞,杜晓霖,郭莹. 2023

[18]"胜利"葡萄花药植株结实性状和后代分离的观察. 杨宁,陈伯鸿,曹孜义,郝嬿. 2004

[19]胡麻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研究. 陈琛,罗俊杰,王炜. 2018

[20]青稞旗叶距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研究. 朱天地,陈琛,王炜,陈子萱,李静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