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广才 1 ; 石书兵 2 ; 常旭虹 1 ; 王德梅 1 ; 陶志强 1 ; 杨玉双 1 ; 王美 1 ; 郭明明 3 ; 亓振 1 ; 王雨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试验室

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3.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氮磷肥;干旱;养分积累;蛋白质组分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31 卷 07 期

页码: 1404-14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干旱处理与氮磷肥合用后小麦产量和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变化,在盆栽条件下,以中麦8为试材,在设置3个氮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每施肥处理下于开花期再利用称重法设置水分适宜(W1,SRWC=75%)、轻度亏水(W2,SRWC=60%)和重度亏水(W3,SRWC=45%)3个土壤水分水平,研究了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养分积累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花后土壤水分适宜相比,花后轻度亏水与重度亏水产量分别降低9.73%和15.55%,籽粒氮素积累量降低了3.41%和13.64%,醇溶蛋白含量降低了0.1%和1.1%,穗粒数、千粒重、籽粒磷素积累量、养分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清蛋白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磷素利用效率、球蛋白含量及谷/醇比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其中,磷素利用效率以W3最高,达81.76 g·g~(-1),显著高于W1和W2。增施氮磷肥,穗数、千粒重降低,籽粒养分积累量及其蛋白质组分含量增加,但养分利用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降低,其中,与F1(N 120kg·hm~(-2),P_2O_596 kg·hm~(-2))相比,F2(N 180 kg·hm~(-2),P_2O_5144 kg·hm~(-2))和F3(N 240 kg·hm~(-2),P_2O_5192 kg·hm~(-2))产量分别降低了7.23%和7.69%。土壤适度亏水,增施氮磷肥降低了产量、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及养分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谷/醇比提高;土壤重度亏水,增施氮磷肥降低了磷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清蛋白含量及谷/醇比,提高了产量、籽粒磷素分配比例及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本研究结果为小麦产量和品质领域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 2016

[2]干旱对滨州灌区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 康凌艳,芦清水,邵宏波,施平. 2017

[3]基于HJ-1B遥感数据的冬小麦旱情监测研究. 熊世为,景元书,李卫国. 2013

[4]施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洪源,周兴根. 1987

[5]灰飞虱唾液鞘形态及其蛋白质组分鉴定. 戚良轩,徐晴玉,李晶,鞠佳菲,孙洋,方继朝,纪锐. 2023

[6]施氮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6

[7]不同促生菌剂在绿肥蚕豆的应用效果研究. 周影,魏启舜,赵荷娟,管永祥,陈震,郭成宝,王琳. 2019

[8]氮镁胁迫对油菜苗期养分累积及氮同化的影响. 杨灵,韩配配,张钰钦,代晶,李银水,顾炽明,沈欣杰,谢立华,秦璐,廖星. 2021

[9]N肥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组成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徐大勇,方兆伟,高云,金军,朱庆森. 2004

[10]淮安市年度干旱气候预测探讨. 陈慧,刘凤淮. 2008

[11]干旱对羊肚菌自然生长的影响. 李勇,杨峰,樊继德,赵林,张玉娇. 2012

[12]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卞能飞,王幸. 2018

[13]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张娜,杨双,童非,朱阳春,范如芹,卢信,刘丽珠,穆春生,张振华. 2018

[14]持续土壤干旱对甘薯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张静,刘伟泉,夏厚强,高阳,唐忠厚,张江芸,李宗芸,刘敬然. 2019

[15]基于WOFOST模型的吉林省春玉米干旱复水模拟研究. 李琪,胡秋丽,朱大威,吴东丽,胡正华,李莹莹. 2019

[16]干旱条件下外源蔗糖对高表达玉米C4型pepc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晓敬,李霞,吴博晗,曹悦,王净. 2020

[17]番茄对高温干旱胁迫响应的综述. 周蓉,徐丽萍,赵丽萍,王银磊,余文贵,赵统敏. 2017

[18]旱涝胁迫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广勤,朱海军,周蓓蓓,生静雅,臧旭. 2012

[19]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探究植物应答干旱和植食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冯振,郑春燕,薄玉琨,李烨华,朱峰. 2024

[20]脱落酸和己糖激酶抑制剂对高表达C_4-PEPC转基因稻苗耐旱性的影响. 吴敏怡,李霞,何亚飞,张琛,严婷.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