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糯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永欣 1 ; 翟广谦 1 ; 李彦良 1 ; 张中东 1 ; 阮福林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糯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2 年 10 卷 01 期

页码: 15-17+49

摘要: 本文利用选自不同来源的 5个糯玉米自交系 ,用Griffing方法 ( 4 )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粒重、穗行数、小区产量等 15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特殊配合力 (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 ,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其余 13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 ,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 ;在糯玉米的育种中 ,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 ,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本试验材料中 ,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 3、N960 5、N960 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 5×N960 4、N960 8×N960 6、N960 8×N960 3。

  • 相关文献

[1]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翟广谦,郭耀东,郑联寿,韩永明,董立红. 2003

[2]四倍体红地球葡萄主要性状与栽培关键技术. 董志刚,马小河,赵旗锋,唐晓萍,陈俊. 2011

[3]谷子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郑向阳,吴锦云. 2005

[4]小麦核质杂种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张彦芹,张美荣,双志福,乔燕香. 2002

[5]莜麦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崔林,范银燕. 1985

[6]谷穗下压感受力与谷子主要性状的相关性. 左宪强,冯耐红,杨成元,侯东辉,宋健,李晋花,陈丽红. 2016

[7]倒春寒对晋南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分析. 靖金莲,安晓东,刘玲玲,阎翠萍,李世平,王全亮,黄丽波. 2017

[8]不同密度对裸燕麦叶面积系数及产量的影响. 徐惠云,王盼忠. 2015

[9]近年来我国冬油菜区试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咸拴狮,杜春芳,范建春,李萌. 2015

[10]山楂的生殖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明霞,杨萍,任瑞,崔克强,赵士粤,温映红. 2018

[11]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经济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张贵平,曹建明,孙俊杰,田建保. 2010

[12]三雌蕊小麦的形态及遗传初报. 智建奇,陈天佑,贾志森,武海丽,贾春花. 2002

[13]几个冬小麦品种穗叶距的遗传研究. 曹亚萍,王娟玲,张明义,范绍强,乔合心. 2000

[14]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王国平,赵太存,韩雪芳. 2013

[15]黑(果皮)糯玉米主要标志性状及色泽遗传规律研究初报.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2009

[16]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效应的遗传规律. 杨玉景,李世平,闫翠萍,靖金莲. 2008

[17]冬小麦品种抗寒性遗传研究. 孙贵臣,徐环澄. 1993

[18]cryIAc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遗传规律及对抗虫性影响. 王建军,杨慧珍,刘佼. 2015

[19]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 卫保国. 1993

[20]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宁焕庚.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