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杂色杜父鱼生物学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霍堂斌 1 ; 宋雪松 2 ; 王振洋 2 ; 王野 2 ; 栗铁柱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杂色杜父鱼;生物学特性;鸭绿江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16-20

摘要: 2013和2014年5~6月间,采用自制悬挂式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蒲石河采捕368尾杂色杜父鱼Cottus poecilopus Heckel,研究该鱼的生物学。结果表明:杂色杜父鱼全长L(mm)与体质量W(g)的关系式为:W=2×10-5L2.9662。48尾雌性个体的统计表明,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49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5.06±2.13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W)为36.98±15.63粒/g。杂色杜父鱼的摄食率为28.26%;充塞度为1~5级的标本尾数分别占总标本数的38.46%、26.92%、19.23%、11.54%,和3.85%;主要食物为底栖动物和小型鱼类。饵料生物中个数百分比(N%)最高的种类是灰纹石蛾Hydropsyche ulmeri,质量百分比(W%)和出现频次百分比(F%)最高的均为钩虾Gammarus sp.,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最高的是灰纹石蛾Hydropsyche ulmeri。

  • 相关文献

[1]鸭绿江流域水沙输运的“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分析. 王燕,陈斌,印萍,刘健. 2018

[2]不同流域细鳞鱼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徐革锋,牟振波,薛淑群,张玉勇,李永发,杜佳,陈玉春. 2009

[3]鸭绿江与图们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霍堂斌,王野,栗铁柱,姜作发. 2015

[4]花糕红点鲑多态性微卫星筛选及鸭绿江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波. 2012

[5]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张晓君,邴旭文,姚东瑞,朱明,秦国民. 2010

[6]山女鳟水霉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甄珍,王荻,刘红柏,范兆廷. 2015

[7]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瓦氏眶灯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龚玉艳,杨玉滔,孔啸兰,张俊,江艳娥,陈作志,晏磊,张魁. 2018

[8]溶藻弧菌ZJ-T小RNA srvg23535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 邓益琴,陈偿,苏友禄,程长洪,马红玲,刘松林,冯娟. 2019

[9]史氏鲟大水面放养生物学及多样性研究. 姜作发. 2007

[10]克氏原螫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五). 周鑫. 2009

[11]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基因缺失株△cpsE和△neuA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师红亚,董浚键,张德锋,孙成飞,田园园,曾庆凯,卢迈新,叶星. 2017

[12]一株鳜鱼源产酶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家川,张德锋,王亚军,梁炽强,熊秀玲,石存斌,王芳,刘丽娟. 2021

[13]花(鱼骨)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王玉芳,张守领. 2006

[14]白缘(鱼央)的奇特生物学特性. 龙华,陈建武,张燕,汪登强,赵刚,刘江东,余其兴. 2005

[15]深圳市4个典型分布区咬齿牡蛎的生物学·生理生化和品质特征. 周文川,卢洁,赵秋龙,姚托,付胜利,叶灵通. 2024

[16]外来鱼类革胡子鲶与本地鲶的功能反应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朱冰涛,徐猛,刘超,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胡隐昌,牟希东. 2020

[17]刀鲚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研究进展. 魏广莲,徐钢春,顾若波,徐跑. 2012

[18]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 梁俊平,李健,刘萍,李吉涛,陈萍. 2012

[19]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 门强,雷霁霖,王印庚. 2004

[20]平胸龟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驯养. 魏成清,朱新平,陈永乐.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