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淑琳 1 ; 杨红福 2 ; 冷苏凤 3 ; 疏燕 1 ; 邓渊钰 1 ; 孙海燕 1 ; 张爱香 1 ; 张亚妮 1 ; 李伟 1 ; 陈怀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3.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DON毒素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8 期

页码: 958-9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主推和新育成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2018年至2020年采用单花滴注接种和自然发病方法,对280个江苏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对部分自然发病鉴定品种进行了籽粒DON毒素积累分析.结果表明,85个品种对赤霉病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淮南品种60个,淮北品种25个.经连续3年重复鉴定,筛选出18个抗性水平高且稳定的小麦品种,包括16个淮南品种和2个淮北品种.自然发病条件下,病穗率在10%以上的品种中,90%以上表现为中感及感病.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DON毒素积累水平差异较大,毒素水平与小麦品种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淮南较淮北品种的赤霉病抗性高,籽粒DON积累量低;人工接种鉴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发病严重程度与DON毒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马鸿翔,张岳芳,王显. 2020

[2]氰烯·戊唑醇不同用药时间和次数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管控效果. 张海燕,许莉,杨爱国,张银贵,董飞,徐剑宏. 2022

[3]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4]两个小麦遗传群体不同年份和地点赤霉病抗性鉴定与比较. 陆维忠,张旭,黄昌,方毅敏,廖玉才,周淼平,李斌琪,肖碧玉,赵纯森. 2002

[5]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DON毒素控制研究. 缪康,吴佳文,王晓芸,吴琴燕,周华飞,杨红福. 2020

[6]储存对小麦中DON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樊平声,冯伟民,卢昱宇. 2012

[7]DON毒素和小麦互作对小麦幼穗细胞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史建荣,王裕中,沈素文,陈怀谷,邹雳. 1998

[8]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3

[9]江苏省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常蕾,张瑜,曲若端,张勇,陈怀谷,马鸿翔,张旭. 2018

[10]利用分子标记研究小麦遗传群体的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 张旭,任丽娟,谭秀云,臧宇辉,马鸿翔,秦浚川,陆维忠. 2005

[11]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2010

[12]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13]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4]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1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6]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17]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18]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9]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20]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文华,殷宪超,武德亮,徐剑宏,赵凤春,杨正友,史建荣.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