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龙病对柑橘叶际微生物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峰 1 ; 崔一平 1 ; 宋晓兵 1 ; 彭埃天 1 ; 凌金锋 1 ; 陈霞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叶际微生物组;细菌;真菌;群落组成;丰度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50-1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柑橘叶际微生物组对黄龙病发生的响应规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采集柑橘叶片感染黄龙病菌的情况,通过扩增子测序分析法对PCR检测结果为阴性和阳性叶片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网络分析对黄龙病菌和叶际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夏季采集的柑橘叶片中黄龙病菌的检出率为7.5%,而到秋季黄龙病菌的检出率上升到32.3%。黄龙病的发生显著改变了柑橘叶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细菌类群的丰度也有一定影响;而对叶际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无显著影响。黄龙病菌与叶际细菌存在普遍的负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少但相关性更强。黄龙病菌可能通过与厌氧棍状菌Anaerotruncus sp.、梭菌Clostridiale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s sp.、毛螺菌Lachnospiraceae sp.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的负向互作对柑橘叶际整个细菌群落产生负影响。表明黄龙病发生对柑橘叶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影响规律不同,同时黄龙病菌可能通过与几种主要细菌的负向互作来实现对叶际微生物组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法对土壤真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2001

[2]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研究现状. 袁明贵,向蓉,彭新宇,余丹妮,舒柄垚,邓森荣,吴裕红,徐志宏. 2020

[3]“蚕消安”对家蚕细菌病和真菌病病原的消毒效果. 杨琼,黄炳辉,吴福泉,唐翠明. 2007

[4]复合菌剂与氮源对桉树皮堆肥的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陈金峰,黄丽丽,何慧中,刘可星,孙映波,赵超艺,朱根发. 2015

[5]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及病害真菌的分离鉴定. 陈义勇,周波,黎健龙,唐颢,崔莹莹,吴文浩,刘嘉裕,唐劲驰. 2023

[6]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黎健龙,苗爱清,唐劲驰,唐颢,吴利荣,黎秀娣. 2010

[7]密闭与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动态分析. 徐海明,全林发,陈炳旭,董易之. 2019

[8]柑橘黄龙病菌与柑橘根系关系研究进展. 雷梦英,杨贤智,黄少彬. 2018

[9]海南省柑橘主产区黄龙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调研初报. 崔一平,彭埃天,李子力,凌金峰,宋晓兵,郭泽成,陈霞,程保平,殷瑜. 2019

[10]NPR1和Defensin双价抗病基因过量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沙田柚的遗传转化. 穆一帆,钟广炎,高峰,钟云,胡敏伦,闫化学,姜波,吴波. 2017

[11]仁化县贡柑主要病害的调查与检测. 陈霞,崔一平,彭埃天,宋晓兵,程保平,凌金锋. 2021

[12]柑橘黄龙病对沙田柚树体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飞燕,张瑞敏,吴文,朱从一,黄永敬,陈杰忠,曾继吾. 2020

[13]广东三个柑橘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程保平,彭埃天,宋晓兵,凌金锋,崔一平,陈霞. 2017

[14]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3种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马冲,何桢锐,孔广辉,周江文,钟君泽,周而勋,程保平. 2024

[15]柑橘黄龙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4个小RNA的检测及功能分析. Tanzeela Zia,陈书林,丰瑞英,程保平,赵弘巍. 2018

[16]利用虫生真菌生物防治柑橘木虱的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程保平,陈霞,凌金锋,张炼辉. 2016

[17]柑橘多个品种和多个部位中黄龙病菌的检测与调查. 程保平,鹿连明,彭埃天,赵弘巍,宋晓兵,陈霞. 2014

[18]柑橘黄龙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4个小RNA的检测及功能分析. Tanzeela Zia,陈书林,丰瑞英,程保平,赵弘巍. 2018

[19]以omp基因为靶标的3种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菌检测效果比较. 程保平,赵弘巍,彭埃天,陈霞,宋晓兵,凌金锋. 2014

[20]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程保平,赵弘巍,彭埃天,宋晓兵,凌金锋,陈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