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 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容燕 1 ; 杜立新 1 ; 曹伟平 1 ; 张海剑 1 ; 王金耀 1 ; 冯书亮 1 ; 张杰 2 ; 宋福平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肠;组织病理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8 年 51 卷 10 期

页码: 1083-1088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研究了丽金龟科(Rutelidae)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和黄褐丽金龟A.exoleta幼虫感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HBF-1菌株后的病症,并采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了感染HBF-1菌株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丽金龟科幼虫感染HBF-1菌株后,初期幼虫无明显感病症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反应迟钝、麻痹、丧失条件反射能力等症状,最终虫体变黑、伸直或是收缩,直至死亡,时间稍长便会呈腐稠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中肠组织切片发现,感染3d时,肠壁细胞出现变形及空洞;7d时,细胞破坏更加严重,甚至无法辨认细胞形状;10d时,肠壁细胞开始脱离底膜;新鲜死虫,肠壁细胞连同细胞内含物全部脱离,仅留底膜。

  • 相关文献

[1]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王容燕,杜立新,曹伟平,张海剑,王金耀,冯书亮,张杰,宋福平. 2008

[2]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生长发育及取食的影响. 王金耀,王容燕,冯书亮,曹伟平,杜立新,张海剑,张杰,宋福平. 2006

[3]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潘文亮,陶岭梅. 2008

[4]铜绿丽金龟对承德地区春播紫苏的为害. 桑利民,郭元章,徐婧,吴宝军,李树军,乔海明,李爱荣,徐桂真. 2017

[5]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王金耀,宋健,曹伟平,杜立新,冯书亮,宋福平,张杰. 2007

[6]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病机理研究. 孙雪莲,张海剑,王勤英,石洁. 2025

[7]快速经济的真菌和病毒病害的病理解剖染色技术. 苗红芹,M.Skaria. 2003

[8]球孢白僵菌不同感染方式侵染棉铃虫幼虫的毒性比较及组织病理变化. 曹伟平,王刚,甄伟,王容燕,杜立新,宋健,王金耀,冯书亮. 2011

[9]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有害金龟治理. FENG Shu-liang,冯书亮,黄大防,HUANG Da-fang,WANG Rong-yan. 2009

[10]苏云金芽孢杆菌辅助蛋白ORF1对cry8E基因表达的影响. 杜立新,曹伟平,宋健. 2016

[11]苏云金芽孢杆菌cry8E基因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杜立新. 2015

[12]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胡晓婷,宋健,王容燕,杜立新,曹伟平,王金耀,冯书亮. 2008

[13]大茂山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分布与多样性研究. 宋健,杜立新,王容燕,魏利民,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 2011

[14]苏云金芽孢杆菌SHJ-5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分析. 杜立新,董明,王容燕,马铭泽,王金耀,曹伟平,宋健,冯书亮. 2011

[15]一株对美国白蛾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基因鉴定. 董明,杜立新,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宋健,冯书亮. 2010

[16]杀蛴螬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cry8基因的PCR-RFLP分析. 王容燕,张杰,冯书亮,王金耀,黄大昉,宋福平. 2005

[17]苏云金芽孢杆菌Cry8Ca2蛋白的纯化与活性的研究. 张彦彩,郭淑元,张杰,王容燕,高继国. 2007

[18]一株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基因型鉴定及新基因cry2Ah3克隆. 董明,杜立新,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 2010

[19]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相关酶活性测定. 王容燕,张海剑,冯书亮,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张杰,宋福平. 2006

[20]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防治金龟科幼虫的效果评价. 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杜立新,黄大昉.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