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岩 1 ; 郭斗斗 1 ; 孙成明 1 ; 刘涛 1 ; 陈瑛瑛 1 ; 武威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关键词: 高光谱;水稻土;有机质;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估算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18 期

页码: 49-5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高光谱技术可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精确反演。然而运用不同的光谱预处理算法及建模方法获取的模型预测精度及稳定性不同。为了选取最佳土壤有机质估算模型,本研究应用ASD波谱仪测定河南省潢川县水稻土的光谱数据,比较使用2种建模方法组合18种光谱预处理转换算法建立模型的反演效果。对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模型,使用SGF3-2预处理算法均获得了最佳的预测效果,所建模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较高的精度。相比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可以获取更稳定的预测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模型结合SGF3-2预处理算法得到了最佳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v=0.036,决定系数Rv2=0.89。选择最佳的建模方法结合预处理算法,可以改进模型反演精度。本研究对比的不同方法也可以应用到类似的土壤模型选取中。

  • 相关文献

[1]基于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及迁移能力分析. 郭燕,贺佳,曾凯,张彦,张红利,郑国清,王来刚. 2024

[2]河南主要土壤钾肥施用量的估算. 焦有,李贵宝,王英. 1997

[3]不同冬小麦品种株高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李燕强,张娟娟,熊淑萍,杨阳,车芳芳. 2012

[4]不同水分处理对烟草叶片高光谱及红边特征的影响. 贾方方,马新明,李春明,蔺世召,李燕强. 2011

[5]区域尺度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预测和空间变异研究. 郭燕,程永政,黎世民,贺佳,王来刚,刘婷,王利军,郑国清. 2017

[6]基于GF-1数据的夏玉米FPAR遥感动态估算. 贺佳,郭燕,张彦,杨秀忠,刘婷,王来刚. 2022

[7]利用高光谱和GF-1模拟多光谱进行土壤有机质预测和制图研究. 郭燕,程永政,王来刚,刘婷,陈颂超,郑国清. 2016

[8]Spiking-Hybrid方法与机器学习结合的冬小麦LAI反演. 李平平,王夏军,王来刚,杨贵军,马园园,孙贺光,郑淳恺,宋晓宇. 2024

[9]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水稻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林杉,陈涛,赵劲松,向荣彪,胡荣桂,张水清,王米兰,吕昭琪. 2014

[10]豫南稻区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研究及施钾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孙克刚,李丙奇,杜君,和爱玲,张运红. 2016

[11]豫南稻区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水稻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孙克刚,李丙奇,杜君,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6

[12]稻田高效固氮蓝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潜力. 王慧,靳海洋,陈哲,靳鹏辉,张燕辉,胡天龙,周蓉,张静如,蔺兴武,谢祖彬. 2024

[13]土壤有机质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张付申. 1995

[14]信阳毛尖茶园土壤有机质和硫、镁含量研究. 张巧萍,张玉亭,聂胜委,李太奎,寇长林,邹庆鹏,吕力哲. 2015

[15]河南三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1

[16]长期施肥条件下Lou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研究. 张付申. 1996

[1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18]信阳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邹庆鹏,金开美,曹成,吕立哲,赵丰华,张军锋,刘冬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